第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2/3页





  这件事情,皇帝没有和康宁公主商量。

  李复书牺牲了朱志行的宰相之位,换来了皇帝对康宁公主的猜忌,和监国的机会。

  因尹国公的案子影响实在恶劣,罗州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罗州刺史竟然毫不知情,所以皇帝在派人去押解尹国公的同时,以渎职罪罢免了罗州刺史。

  而朱志行这次外放,就是去罗州任刺史。

  朱志行轻装简行上任,李复书亲自去送他。

  李复书十分郑重地向朱志行行了一个大礼。

  朱志行赶忙托着他的手,不敢受礼:“殿下万万不能这样,折煞老臣了。”

  李复书红着眼眶道:“朱相是为了我才走了这一遭,我愧对朱相啊。”

  朱志行却笑道:“我身为辅臣,为殿下鸣不平是职责所在,何来愧不愧对呢?何况我已经不是宰臣了,殿下再这么叫我,不合适。”

  “可是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南唐的宰相!”

  李复书回头看了一眼京都的方向:“有朝一日,你一定回来的。”

  康宁公主得知此皇帝竟然都没有跟她商量,就直接宣布了让李复书监国的决定,十分气愤。没想到她这些日子费尽心思做了那么多事情,竟然是给李复书做了垫脚石。

  可她还来不及计较这件事,就又要担心另外一件事了。

  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了。

  尹国公在罗州兼并土地,欺凌百姓,这些事情虽然不是她指使的,却也不能说与她无关。

  毕竟尹国公每年送来的钱,要比她应该收到的租调要多得多,不用想也知道,这些钱的来路不正。

  可她却对这些事情置若罔闻。

  看皇帝和朝臣们的态度,这件事情恐怕不能善了。

  而且如今太子监国......

  恐怕尹国公有性命之忧。

  若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毛病,她相信尹国公一定不会把她收受巨额贿赂的事情供出来。

  但如今性命攸关,她便不能保证尹国公会不会牵扯到她了。

  虽然她知道,即使尹国公把她供出来,只要她认错的态度诚恳,皇帝最后也无非就是苛责她几句,并不会真的把她怎么样。

  可是她想要的并不只是自保。

  她想要的是无上的地位,她想要的是大权在握!

  她是公主,皇位轮不到她来坐,她便只能扶植一个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帝与李复书的感情深厚,她若是想要废太子,立四皇子为太子,就必须要有大臣们的支持。

  但若是尹国公把她收受贿赂的事情爆出来,让皇帝知道她撒了谎,对她心不满,恐怕她这些年来凭借皇帝的信任而积累的威望就要损失殆尽了。

  她与李复书争权,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若是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爱重,还有几个人会站在她这边呢?

  而且如今李复书监国,那些原本在观望就已经偏向他了,若是再爆出她与尹国公案有关,恐怕朝中的那些顽固派也要对她口诛笔伐了。

  若是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她还有什么能力与李复书政权呢?

  好在她经营多年,在京都势力庞大,在尹国公到来之前,她尽可以做些准备。

  不日,尹国公被押解进京都。

  在李复书的督促下,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法司迅速组织了会审。

  应李复书的要求,他们在会审的时候着重盘问了尹国公,康宁公主与此案的关联。

  若是以前,他们恐怕不会因为李复书一句话而得罪康宁公主。

  因为康宁公主之前四处联络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们,或明或暗地都表示过李复书应该把太子之位让给四皇子,并且让他们支持四皇子做太子。

  由于康宁公主是皇帝的亲近之人,所以许多人都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

  但是现在,皇帝让李复书监国,这便意味着在皇帝心目中,他根本没有想过用四皇子取代李复书做太子的想法。

  改立太子的谣言,不攻自破。

  可尹国公的嘴却严得很,无论审讯的人如何威吓,他硬是半句话没有说康宁公主的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