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退兵



    敬琰打得一手好算盘,先快后慢,末尾以龟速行军救援,一路小心翼翼自保为上,等到了胡烈军队在万斛堆被鲜卑胡人围攻、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他立马掉头按照原路火速撤退,向身在关中的统帅,扶风王司马亮报告万斛堆的战报。

    这个时候,他也不用去与那些茹毛饮血、野蛮无比的鲜卑胡人去拼命了,也不用去万斛堆去救援一头扎进鲜卑胡人陷阱的胡烈军队了,直接留在萧关一带,警戒大获全胜的鲜卑秃发部会集中兵力走萧关道南下关中,袭击晋**队。

    得到这一来得飞快、第一时间就送到案头的败绩,扶风王司马亮叹息胡烈军队全军覆没之余,也更加关心走陇关道去救天水上邽城的刘旂大军了。

    上邽城的得失,关系到陇右地区的得失,这是比救援万斛堆胡烈部更加重要的事情。

    这一点,自己和长史刘准私下商议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事情。

    晋国需要防守的边境线过于漫长,虽然国力强大,但一旦四处有警救火那也是兵力左支右绌,是无法面面兼顾俱到。

    而分兵四出,兵力薄弱,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各个击破,这是兵家的大忌讳,司马亮是不会轻易犯下这种愚蠢的决策错误的。

    所以有所取舍是做决策的上位者必须衡量的,而作为舍车保帅的那只车,胡烈的军队虽然失去了强力外援有些倒霉,但是只要自己这一路刘旂大军击退了进攻陇右地区的蜀汉军队,那仍然也是大功一件,最多到时候回头再出动大军灭了那伙鲜卑秃发部的胡人,帮安西将军胡烈报仇雪恨就是了。

    可是,刘旂这一路主力救援天水上邽城的四万兵马,也给扶风王司马亮带来的噩耗。

    一开始是前锋人马被李毅的军队当道下寨拦住了去路,无法突发,等到了后续四万大军抵达之后,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几仗打下来,却是兵败得一塌糊涂,还被蜀将镇北将军姜绍的旗号吓得屁滚尿流,又灰溜溜从陇道上掉头跑了回来。

    天水郡那边,情况自然是危急万分,而且很快也失去了联络渠道。

    司马亮最新得到的情况是,上邽城已经陷落,守城的雍州刺史袁邵殉国,然后天水郡的城邑望风而降,大获全胜的蜀汉军队正在攻城略地,围攻南安、陇西的其他郡县城池。

    反正陇右地区现下已经是乱成一团乱麻了,最重要的两位军政主官胡烈、袁邵双双战死,出祁山的蜀汉军队频繁攻城略地、没有了忌惮的鲜卑胡人四出掳掠,晋国在陇右地区的统治架构已经被打烂了。

    而逃回的救援陇右地区的残军败将也打起了口水仗,主将刘旂攻讦护军文鸯不听节度,擅自进军中伏从而引发大军作战失利撤退,而文鸯则指责主将刘旂畏敌不前,错失良机,致使救援大军功败垂成。

    两个人各执一词,扶风王司马亮一怒之下把看起来十分碍眼的文鸯先下狱了事,然后夺了主将刘旂兵权,让他到自己帐前听用,戴罪立功,等到战后再论清功过是非,依照军中律法加以惩处。

    好了,现下救援的两路兵马都没有救援成功,整个陇右地区乱成了一锅粥,远在洛阳城和河西地区的晋军暂时也指望不上,现下各处救火失败的扶风王司马亮更加没有与身在渭南的姜维大军决战的勇气,他甚至害怕等两路军队战败的噩耗在军中传开之后,会不会引起军队军心骚乱,这些晋国的丘八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面对这个局面,他向军中一干文武询问计策,连长史刘准也没有了办法,只是连连摇头感叹,原先的这番方略调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怎么事情会变成如今这种地步,好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