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火起



    回忆中的愤懑,现实的震惊,以及这面汉军“句”字旗勾起的诸多意气风发和家族荣誉,让句安这个羁留异国多年的军中汉子泪流满面,久久难言。

    血和泪,仇与恨。这些年来,句安自认为自己胸中积攒的仇恨已然足够多,多到能够让自己对故国、同袍决绝不顾。

    可事到临头,当姜绍拿着汉家旗帜,以凛凛的家国情怀重新召唤自己归国时,自己竟失声哽咽,难以再恨起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仇恨和愤懑,终究挡不住胸腔中一颗剧烈搏动的汉家丹心。

    “彭——”老泪纵横的句安难掩激动,突然一拳砸在案几上,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

    在李简和姜绍的先后努力下,之前与暗间接触多次、只差最后一步的句安终于消除胸中块垒,答应择机举事,重归蜀汉。

    暗自惴惴不安的姜绍、李简心头磐石顿时落地,各自松了一口气,神色也轻松了些,连忙抓紧与句安敲定内外行动的一些细节。

    事毕,完成任务的二人深知久留无益,当下叮嘱句安小心行事、尽快行动,以免夜长梦多、走漏消息,并要求他确定举事日期后,及时通过汉中暗间的秘密渠道与汉军互通有无,以策万全。

    随后,姜、李一行人在句安的帮助下,连夜动身,扮成夜间放哨的魏卒潜行返回汉营,向大将军姜维汇报。

    此后数日,句安暗中笼络心腹,秘密谋划举事,在确定了举事日期后通过汉中暗间向汉营传递信息。

    大将军姜维则下令少数心腹将校按照计划分头行事。

    其中姜绍负责在军中挑选夜战精锐军士,组成选锋部队蓄势待发,而且在全军严格封锁消息,避免走漏风声,必须到行动当夜的前一个时辰,才将军事行动告知麾下的吏士们。

    ···

    时间过得飞快,举事当夜。

    句安营帐内,毫无剑拔弩张、待时而动的紧张氛围,反而是饮酒宴乐、觥筹交错之声充斥耳中。

    前来赴宴的蒋舒和几名心腹军校喝得醉醺醺的,尤其是蒋舒,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一张红脸喷着酒气,只能靠在来到身边劝酒的句安身上,自顾自地说话。

    “句兄,你我约为兄弟,,,那以后在魏营里就是同进退、共生死了,,,兄长可得照顾小弟,小弟,最近心底是闷得慌,营里也无甚消遣的好去处。。。。。。”

    不怪乎蒋舒心情不好,要借酒浇愁,他本想着能通过投诚献关之功,从此走上飞黄腾达的捷径。

    只要在魏灭蜀的大战中捞到足够的功劳,就能顺利敲开在魏国封候拜将、荣华富贵的人生大门。

    不成想钟会的大军受阻于剑阁,无奈撤军折返,皇甫闿、王买两个酒囊饭袋又丢掉了关城,使得魏军大股兵马在汉中陷入被动,只能够全面布防,同时围城打援,引诱蜀汉军队来救汉城。

    这围城打援奏不奏效蒋舒不清楚,但自己的重要性随着魏军伐蜀进展受挫而直线下降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现下魏军统帅钟会身在汉中,还会把自己当作千金马骨,好言安抚、许诺赏赐,仍让自己统领旧部人马,以安抚汉中投降蜀人之心,引诱其他还在观望的蜀人归顺。

    可一旦伐蜀失败,灰溜溜跟着钟会大军回到魏国,寄人篱下又失去重要作用的自己处境可就不好说了。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蒋舒只能够先把句安当作可以借力、依仗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