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飞军



    “飞军”作为一支由蜀汉丞相诸葛亮创立的军队,在三十多年里屡立战功,已成为蜀汉军队里面一支内外闻名的精锐部队。

    经过历次的兵员补充,它的军队成员也从“青羌万余家”逐渐演变成糅杂了南中大姓、羌氐、夷人各种等。

    虽说对外作战凶悍,但在内部管理上,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统率它的将领一般由出身南中大姓的将校或者熟悉南中风俗的汉人将校担任。

    在处理内部问题上,有诸葛亮“攻心为上”的经验在,姜维采取的手段一般偏向温和慎重,以求达到“和戎抚夷、收为羽翼”的目的。

    姜绍向大将军禀报了他的抚军方案,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第三日才带着黄崇、裴越等一干将佐前往飞军营地。

    因为事前通报,营门下马的姜绍众人已经在这里见到了提前赶来的爨谷、李环等人。

    其中李环是跟随姜绍南下驰援、出生入死的将校,与姜绍感情深厚,也被有心人视作姜绍留在飞军中的旧部。

    姜绍语气轻松,先跟李环说笑几句,十分亲近。但说到毛虎伤重无法领兵上阵、选择返回南中养伤的事情时,两人又不免有些唏嘘。

    毛虎在绵竹关下的大战中受了重伤,一度只能留在原地疗伤休养,错过了后面的多次战斗。

    后来姜绍多次去看望他,送医送药,希望这员南中猛将能够尽快痊愈,重现“军中吾虎”的威名。

    不想眼下到了杀敌建功之时,他却是金疮复发,只能满怀遗憾地离开“飞军”部队,卸甲归田返回南中养伤了。

    言下之意,他个人已是有伤重不治、落叶归根的打算。

    李环知道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合多说,他当即岔开关于毛虎伤病复发的话头。

    “将军放心,老虎已经好的七七八八,等返回南中养好了伤,随时都能够再跟将军上战场杀敌。”

    “这一次作战,我们南中又来了许多豪杰,他们跟老虎一样,都是能以一当百的骁锐猛士。”

    “哈哈,好,这次汉中之战有你们在,定能像在绵竹一样,打得敌军闻风丧胆。”

    与李环短暂交谈后,姜绍又见了都尉爨谷等人。

    与传说中爨谷是南中有名的勇士不同,此时姜绍所见到的,是一个身躯肥胖、满脸堆笑的将校,他脸上没有李环、毛虎那样凶恶骇人的纹采刺青,言谈也与普通汉人无异,似乎更像是一名成都城内悠闲富态的武官。

    但姜绍知道,这位爨都尉出身南中大姓,在南中一带颇具名望和影响力,眼下五部之中,他统辖三千叟兵,兵力首屈一指,在这张人畜无害的笑脸之下,是南中大姓豪强一贯强横桀骜的势力。

    爨谷能够作为飞军五部的统领,自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识,他知道姜绍此来,不会是简单的巡视飞军营地,不是奉命抚军,就是要兴师问罪。

    于是,他一边陪笑着跟着姜绍巡视营垒,一边开始旁敲侧击,想要打探清楚姜绍的真实来意。

    姜绍不急于显露目的,他走走停停,只跟爨谷谈一些结寨扎营的兵事,不漏过营中的每一个细节。

    蜀汉军队传承了诸葛亮时代治军严谨的风气,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飞军也是按照蜀汉军队的营地标准一板一眼扎营下寨的。

    只是南中兵卒多头顶椎髻,包裹头帕,脸部或身上纹采刺青,喜好佩戴耳环、手镯或项圈等饰品,语言风俗与巴蜀大相径庭,加上刚狠好斗的浓厚风气,整体看起来似乎要比巴蜀兵卒更加凶悍好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