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佑的三个方案-第2/2页



  但再怎么训练,也很难突破11秒。

  这,就是硬件的限制,决定了能力的上限。

  如果用其他的两个方案,只要给徐佑足够的时间,将分辨率做到10mm之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过大家的一番商议,都觉得这第一种方案,可以去优先的考虑。

  徐佑也看得出,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把这样一颗高分辨率的卫星,发射到太空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就先从徐老师的第一个方案去入手好了。如果这个方案效果不好,我们再去尝试其他的方案。”吴婧说道。

  反正剩下的两个方案,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研究。

  优先级放在后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结束了这场会议后,徐佑便开始了对方案一的研究。

  其实在会议之前,徐佑对于这个方案,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划。

  按照徐佑的估计,自己有信心在完成优化后,把分辨率做到30mm到50mm之间。

  因为,这就是上一代高分卫星的理论分辨率极限值。

  徐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徐佑首先需要做的,是在上一代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徐佑开启了深度学习状态,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之下,很快就进入到了心流状态之中。

  根据最近学习的知识,以及之前的大量积累,徐佑确定了算法的优化方向。

  “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概念,解藕卷积层,减少模型参数量,可以达到提升检测效率的目的。”

  徐佑分析着上一代高分卫星的数据,对于算法开始了优化。

  在之前的算法中,无法同时对多种类别目标同时定位区分,且易受光照、拍摄角度等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到最终的观测结果。

  因此,只有把分辨率降低到100mm作用,才可以最好的保证卫星成像的超高稳定性。

  “有了!把这个目标定位检测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去处理,这样一来的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