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这个成果理应获得诺贝尔奖-第2/2页



  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成熟的制备技术。

  如果能够探索出成本更低,更方便的制备技术。

  对于之后超导材料的应用,意义非常重大。

  不仅是对于150K超导材料的制备。

  甚至也可能为202K超导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方向。

  “看来,一定程度的学术交流,还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啊。”徐佑心说道。

  徐佑回顾着历史,清朝的衰败,就与闭门造车有很大的关系。

  想要持续的发展,我们不能公开所有的技术,也不能完全不与外界进行任何交流。

  这个度,要好好的去把握。

  而在多项与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的论文陆续发布后。

  在诺贝尔委员会内部,关于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讨论,风向开始发生了转变。

  如果说,之前徐佑的高温超导机理,因为无人能证明其正确与否,并不能为人类重大贡献,难以成为最后的获奖成果的话。

  那在经历过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佐证后,这套理论的意义完全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按照这样的势头,高温超导将快速的发展,并投入到应用中,为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这样的成果,是理应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的。

  ……

  之后对150K材料新制备方案的探索工作,徐佑并没有参与进去。

  邢书平等材料专家们,已经对新的制备方案有了大概的方向,以那些材料专家们的能力,应该是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

  徐佑也不能一直待在超导材料项目组里,还是要忙自己手里的课题的。

  除非等他们真的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徐佑才会去项目组看看,自己能否帮得上忙。

  毕竟徐佑这块金砖,可不是随便用的。

  接下来的时间,徐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新课题的研究上。

  这个课题的研究比较顺利,不出几周的时间,徐佑便基本要结题了。

  这一天,在徐佑和楼嵩、林诗、罗文坤的四人小群中,罗文坤突然发送了一个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