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羞涩而又热烈-第2/3页



在王子腾看来,进士以上才能叫“高中”。

贾政很是赞同,又给贾瑜介绍了史鼎和史鼐:“这是你史家的两位表叔。”

反正在贾政看来,这些人都是贾瑜的至亲,贾瑜还是微微躬身,行礼道:“学生见过两位侯爷。”

史鼐点了点头,史鼎哼了一声,贾瑜也没在意,又和王仁、史强、史磊等一干废物见了。

薛蟠见到贾瑜,心里又开始活泛起来,暗道几个月不见,这贾瑜出落的愈发标致了,可惜不能一亲芳泽,实乃是人生一大憾事。

贾瑜撇了薛蟠一眼,做了一个掰手指的动作,薛蟠连忙转过脸去,若无其事的和王仁聊了起来。

贾环知道薛蟠被贾瑜轻轻松松扭断手指头的事,对贾瑜有些畏惧,见他看着自己,连忙低头,恨不得把头垂到裤裆里,贾瑜摇摇头,又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货。

贾珍逼迫贾瑜的时候,贾蓉并没有参与,所以他对贾瑜谈不上什么仇恨,甚至主动和贾瑜攀谈了几句,贾琮和贾兰还是一如既往的崇拜,贾芸则是满脸艳羡,满心敬服的看着贾瑜。

“芸哥儿,最近这几个月在琏二哥手底下做什么?”贾瑜笑着问了一句。

贾芸恭声道:“托瑜二叔的鸿福,侄儿现如今在外院管理着仆人,也做着迎来送往的差事。”

贾瑜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六房那么多人,我和琏二哥唯独看好你一个,二老爷对你也很满意,好好做,莫叫我们失望。”

贾芸跪下来就要给贾瑜磕头,被贾瑜扶起后连连作揖道:“瑜二叔提携之恩,侄儿没齿难忘。”

王子腾让王仁取来贺礼,三五本孤本和五十两纹银,贾瑜不是贾政那样的老文青,对这些孤本之类的典籍视之如命,本欲不受,见贾政一脸期盼的看着他,只好道:“多谢王大人的美意,只是这银子恕学生不能收。”

王子腾也不勉强,贾瑜收了孤本,想着过一会找个理由转送给贾政。

史强和史鼎也托着装着五十两纹银的木盘,贾瑜也是谢过后推诿了。

见他不受,史强和史磊哥俩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连忙把银子往自己袖兜里塞。

“外甥接下来如何打算?”王子腾问了一句。

“自然是继续进学。”

王子腾对贾政叹道:“妹婿,勋贵之家,若想延绵富贵,还是要以军功立身呐。”

贾政摇头道:“大兄此言差矣,瑜儿于文一道天纵奇才,我这个做叔叔的只愿他两袖清风,投笔从戎之事,不做其想。”

王子腾笑笑,不再说话,几人心思各异,直到外面的门子进来传话说延宴齐备了,众人才出了梦坡斋到前院入席。

因为今天的主角是贾瑜,所以和贾政、王子腾以及史家两个侯爷一桌。

台上唱着戏,贾瑜并没有心思和王子腾等人推杯换盏,草草的用完了饭就告辞了,贾政知道贾瑜不喜这种场合,也没有多留。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待王史两家的人都回去后,贾母才把贾瑜叫道荣禧堂。

现如今她不得不承认,贾瑜除了出身,其他方面的确要比自己的大脸宝要好一些,论外貌,天底下怕是找不到第二个比他还俊俏的了,论才华,年纪轻轻就中了解元,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以她看来,贾瑜以后哪怕是中了进士什么的,了不起也是做个七八品的小官,打熬一辈子做到三四品就顶天了,而自己的宝玉依靠着荣国府这个底蕴,加上他在宫里做女史的亲姐姐,以后定能荣华富贵一辈子。

这人呐,就怕比,有道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她们等人没有送什么笔墨纸砚和四书五经,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和李纨分别送了纹银一百两、五十两、五十两、二十两和二十两,贾瑜没有推辞,都受了,唯独没有收贾赦那套价值不菲的笔墨纸砚。

不管薛姨妈怎么想,和贾家联姻这件事,薛宝钗是从心里抵触的,说实话,她看不上自己这个姨弟。

端坐在椅子上的薛宝钗暗暗的想,宝玉不愿意读书,不愿意科举,别人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称赞的少年解元郎了,他还在胭脂水粉里厮混。

她是有上进心的女子,不然不会写出“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诗,而贾宝玉是个没有上进心而且没有担当的,通俗的说,薛宝钗觉得自己和这个姨弟三观不合,自己对贾宝玉没有什么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