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两块东坡肉,治好了曾主任的身材焦虑!【求订阅】-第2/6页





    “我看网上说猫猫多吃点内脏比较好,要不回头喂它一些鸡肝鸡心之类的食材?”

    林旭也知道这些:

    “能增加牛磺酸嘛,可以让心脏更有动力……回头让老黄送菜时候捎一点,偶尔给墩墩改善一下生活,另外再买点高端的海鱼啥的,都让它尝尝,看有没有喜欢的。”

    一听有吃的,正在吃牛蛙肉的墩墩发出一阵哼唧声。

    显然,它对这种安排很满意。

    再次回到楼上,林旭继续忙了起来。

    四十分钟后,林旭拿着一根快子,轻松插进正在煮制的肉中,拔出来没血水往外冒,这是猪肉煮透的表现。

    用肉钩捞出来,放在桉板上。

    下进锅里的时候,这些肉平整均匀,但经过煮制,肉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原本厚度一致的五花肉,变得薄厚不均,有的地方只有生肉的一半,而有地方则聚起一大团肉,看起来有十几厘米。

    这就是需要提前煮制的原因,让肉提前变形,这样炖的时候,肉皮平整,肉块均匀,薄厚也会一致。

    他拿起菜刀,先把这块猪肉的四个边切整齐。

    接着将猪肉翻过来,肉皮朝下,将瘦肉部分平着片一下,让肉薄厚一致。

    经过这样修整,五花肉再次变得平整起来,原本凹凸不平的肉皮,也变得均匀了许多。

    几大块肉全都改刀过后,放进一个托盘中晾着,等下午做的时候再拿过来用。

    至于切下来的那些边角料也不会扔,林旭盛到小盆里递给了负责中午员工餐的马志强:

    “中午做烩菜时候掺进去吧。”

    “好嘞……这肉不错,做出来的烩菜绝对好吃。”

    现在大白菜正当季,陈美娟还从殷州通过物流送来上百斤今年新做的红薯粉条,是时候吃大烩菜了。

    这些粉条不是机器加工的,而是景区附近一个小村庄的作坊里做的。

    从最初的打欠到出条再到晾制,全都是手工制作。

    这种粉条别看卖相一般,但是真的好吃,爽滑劲道,而且还很耐煮,能甩那种用食用胶合成的粉条好几条街。

    “老马,做大烩菜时多放点粉条啊,每次都吃不够。”

    牛闯端着一个竹筐走过来,一听中午吃烩菜,忍不住提了条要求。

    说完他将竹筐递到林旭面前:

    “老板,这是我们自己用大黄米蒸出来的黄米枣糕,你尝尝咋样,看适不适合在店里上新。”

    你们自己做的?

    厉害厉害,林记美食的面点部,终于有点钓鱼台面点部的意思了啊。

    不管味道如何,光这种行为就值得肯定和鼓励。

    回头跟舒云交代一声,本月面点部奖金一律上浮。

    筐里的黄米枣糕呈长条形,外皮是纯大黄米,应该是浸泡后直接蒸的,表面还带着大黄米的颗粒。

    他用鉴别之眼一看:

    “用大黄米、红枣泥、白砂糖、猪油等食材做成的黄米枣糕,级别:优秀级。”

    嚯!

    上来就是优秀级。

    可以啊。

    原本林旭打算口头鼓励一下算了,但既然面点部琢磨出了优秀级的餐品,那就得尝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