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对策-第2/3页





    冯一平本来并不计划亲自出席这场年会,他原计划,由一些需要曝光率的公司,比如facebook、youtube和特斯拉的负责人出席就好。

    但是,这次会议的主席,是比尔盖茨,他亲自开口邀请,冯一平不好不给面子。

    不论比尔盖茨在其他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但他对冯一平,确实没话说。

    从冯一平发表《蓝海战略之后》,比尔盖茨就一直对冯一平很支持。

    当然,除了欣赏和赞同,更主要的,应该是眼下冯一平的公司,和他的微软,并没有竞争关系。

    加上去年年底,他还派鲍尔默为代表,参加了冯一平组织的那个美国商界访问中国的代表团,有这么多人情在,他又难得张一次口,自然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本次年会,中国经济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康明斯说。

    “对,看会议的安排,年会第一场讨论会的主题,就是中国,”伦道夫附和道。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主题是对世界性问题进行讨论的讨论会,总是会偏离主题,最后讨论的,几乎全是美国的事情,”迈克说。

    “根据去年的情况看,大会其实有普遍存在反美国的态势,”郑佳怡补充了一句。

    虽然欧洲和西方,在当前世界主要的议题,反恐上,基本和美国步调一致,也支持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经济上,也会跟着美国的步调走。

    相反,因为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关系,他们对美国的经济政策,相当不满,这一点,哪怕美国的忠实跟班英国也不例外。

    嗯,小弟兼邻居加拿大也是一样……。

    总之,这虽然说是世界经济论坛,但由于老欧洲彼此之间的倾轧,不团结,实际上和其它世界级的会议一样,主要集中在两极,一个是发展中的中国,也就是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另一个,就是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的美国。

    对于其它与会人员来说,这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具体到冯一平头上,那还真是有点棘手。

    他在中国和美国的业务,发展得都非常好,或者说,在美国发展得更好,那么,与会时,成功的中国商人,和美国高科技行业的明日之星,他更应该侧重哪个身份?

    这是一个到时很难回避的问题,那些好事的媒体记者,一定会问到这个问题。

    如果单纯从商业上考虑,这倒是一个很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问题。

    偏向任何一方,至少都会引起另一方那些支持他的用户的反感,以及,相关机构的不满。

    所以,这是一个必须慎之又慎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不可以这样,”康明斯拿着一只记号笔,走到白板前。

    …………

    另一边,黄静萍此时也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就是把冯一平的枕头抱在怀里,也同样没有效果。

    看着窗外依稀的光影,一些想法,走马灯一般的在脑海里循环往复的出现。

    此时距她得到那个消息,已经过去了大半天的时间,但是,她心里的烦躁不安,不但没有减弱半点,反而越发浓烈起来。

    9点钟上床到现在,她就一直合不上眼。

    因为只要一合上眼,就是冯一平和郑佳怡在一起的一些不可描述的画面。

    虽然她理智上觉得,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生在今晚,但是,这很多事,本来就不是一件理智的事。

    怎么能确定郑佳怡就一定能控制住?

    就是郑佳怡能控制住,她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担忧,而且是越想越担忧,郑佳怡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人……。

    今天晚上,气温大概只在3度左右,家里的暖气,也和平常是一个水平,但此时的她,却觉得燥热无比。

    心头的火气,越烧越旺。

    她现在真的感觉,让冯一平从家里出去,是一项非常失策的举措。

    马灵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把他拉回家,并不意味着其它的那些人,不会抓住这样难得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