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家书



    草堂外,银装素裹,寒风呼啸,鹅毛还在飞舞。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汉子,站在一架牛车旁,正在向草堂张望着。牛车上,高高的累着一些东西,有雨布盖着,看不清是什么;雨布上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积雪。

    诸葛亮他们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些。

    汉子看到一个少年,一个少女,还有两个小萝卜头,也是有所诧异。

    不过,诸葛亮的装扮,瞬间就让汉子知道他找的是谁了。

    “可是孔明先生么?”汉子拱手问道。

    诸葛亮出门十余步,在大雪中站定,打量着牛车旁的汉子,颔首道:“不错,我就是诸葛亮,字孔明。不知壮士如何称呼,所为何来?”

    这名汉子,诸葛亮肯定他是不认识的。

    但对方却直呼找“孔明先生”,也不是无的放矢的吧?

    “小的陆十三,乃是襄阳城中陆氏海货的伙计。”汉子回道。

    “先生的大哥,子瑜先生在吴郡托我陆氏商船,给孔明先生带回一封家书,并礼物若干。昨日,我陆氏商船才抵达襄阳,今日一早,我家掌柜便命小的给孔明先生送来。”

    说着,这位叫陆十三的汉子,从车上取出一卷竹简,递给诸葛亮。然后,汉子又解开牛车上的雨布,准备将车上的东西往下搬。

    这时,牛叔、牛婶也闻讯出来,帮着一起搬东西;三弟和诞弟也跑过来凑热闹。

    两尊珊瑚,两匹吴缎,一些海鲜,这大约是大哥准备的,也或者是大哥婚后,打扫张罗的,毕竟,诸葛亮也将要成亲,这些物什都是用得着的。

    还有两箱子书籍,却是大哥在江东誊抄的,带回来给三弟和诞弟攻读所用。

    礼物不是很多,很快就搬完了,牛叔牛婶道库房整理,三弟和诞弟也跟过去凑热闹。

    陆十三交代完了礼物和家书,就准备驾着牛车回去,却被诸葛亮拦住。

    “陆壮士且进屋歇息片刻,烤烤火,顺便喝口热汤。待我看完家书后,还要回书一封,并礼物若干,还劳烦你们陆家船队带回吴郡,交给我大哥诸葛瑾。”

    大哥的家书,诸葛亮还没来得及看,等看完之后,肯定要回信给大哥的。当然,还有这段时间诸葛亮做的各种吃食、甜点,也要送点给大哥尝尝的。

    而这些,就还是得劳烦陆十三他们商队带往江东。

    这个时代,没有快递业务,也没有代人送信的邮政系统。

    按照大汉制度,原本是有驿站的。

    驿站虽然只为官方服务,但百信多给点钱财,也能顺带送送书信什么的。

    当然,送包裹这种业务,驿站也是不开设的。

    只是,天下大乱之后,驿站系统也崩溃了。

    于是,人们想要给亲朋好友通信,就变得很困难。大户人家还没什么,他们还可以遣仆役或者管事儿的跑一趟,普通百姓就只能望而兴叹了。

    这个时候,商队代理送信、送包裹的业务,也就应运而生。

    商队走南闯北,特别是天下四大豪商,他们旗下的商队遍布天下,塞外、蜀中、交州,乃至海外,只要存在商机,就没有他们不去的地方。

    四大豪商行走天下,各方势力的关节自然都是打通过的,各地官员、兵痞,都不会为难他们,就是小点的山贼水匪,也不敢轻捋虎须。是以,委托四大豪商旗下的商队送信、送包裹,基本不存在风险。

    当然,遇上不要命的劫匪,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商队代理送信、送包裹业务,虽然类似后世的快递,却毕竟没有后世的运险费。

    人家商队都被打劫了,损失的货物都不是小数,你的那一封信又算得什么?

    这位陆十三所在的商队,自然是四大豪商之一的江东陆氏。

    ……

    听到有回信,还有包裹带回江东,陆十三也不急着回去了,跟着诸葛亮进屋暖和暖和。

    进屋之后,诸葛亮笑道:“陆壮士先烤一会儿火,正好今天煮了一锅腊八粥,陆壮士也喝一碗,暖暖身子,这大雪天的,可别冻着了。”

    说着,吕绮玲已经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桌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