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第2/3页





  图哈切夫斯基闻言轻轻叹息,斯大林太过贪心了。将波兰一分为二,由苏德分别管辖,同样会让波兰失去了缓冲的作用,而且波兰苏管区早晚也会并入苏联。

  “以布格河为界怎么样?”赫斯曼缓缓地说。

  他想把原属于奥匈帝国的利沃夫(伦贝格)拿到手,那是个很富庶的地区,不仅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而且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是波兰联邦的重工业中心。

  “可我们也想要得到利沃夫!”斯大林说。

  “那里属于奥匈帝国!”赫斯曼摇摇头,“根据《布列斯特条约》,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斯大林的脸色阴了下来,冷淡地看着赫斯曼,“你们现在已经有了00多万吨钢(1936年产量,包括了奥地利和捷克),如果你们控制了伦贝格,那么你们很快就能把钢的产量增加到3000万吨,因为那里有很好的煤矿和铁矿!

  而我们去年只有1200万吨钢,煤炭也只有1.16亿吨,这让我们两国处于一种过分不平横的状态之中。”

  苏联虽然号称“工业世界第三”,但那只是在重工业规模上号称超过了英国,比德国还差了一大截。如果要比技术,两国的差距就更大了这也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被德国暴打的一个原因,苏联的工业实力和德国在战前就没有办法相比,再算上法国、比利时、荷兰这些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苏联的差距就更大了。

  另外,苏联的重工业也有一个短板缺煤!

  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什么资源都不缺。但是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西部地区,却没有多少煤炭(主要集中在东乌克兰的顿涅斯克),而目前属于波兰的利沃夫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谁先占领就归谁控制吧,”赫斯曼想了一会儿,说。“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归属苏联,立陶宛、旦泽和旦泽走廊归德国。波兰的其余地盘将属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由苏联和德国共同保护……至于双方的管区,原则上先占先得,怎么样?”

  这似乎是个对苏联比较有利的方案!因为苏联红军可以从他们在西线的大据点明斯克沿着大路直下西南的卢布林(在利沃夫西北),这样就能将波兰联邦切成两段,同时也能挡住了德军东进利沃夫的路线。

  而且,这条进军路线非常平坦,还有铁路线可以利用。除了布格河和布列斯特要塞之外。再也没有什么险要可以阻挡红军推进。

  斯大林摸出了自己的烟斗,又打开一个白铁皮的烟盒,塞上点烟丝,然后擦上了火,吸了两口,这才缓缓点头:“先占先得,听起来很不错……就这样吧。”他想了想,又问。“那么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发动战争?”

  “1939年9月,”赫斯曼说。“我们还需要再准备两年。”

  “还要准备那么久?”斯大林吐出口烟,“如果我没有记错,你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了。”

  “是的,但还是不够。”赫斯曼摇摇头,“首先是石油和有色金属的储备不够。我们现在只有1600万吨石油,希望可以在2年后达到2000万吨……这是维持2年战争所需要的量。”

  现在德国拥有和合成燃料产能和石油储备一样。都是保密的,前者的情况连苏联人都不清楚。所以赫斯曼才能欺骗斯大林,说德国一年需要1000万吨石油。

  “另外,我们的武器在西班牙战争中暴露出很多不足。”赫斯曼苦苦一笑,“我们的坦克打不过你们的t-26。估计也打不过波兰的7tp坦克,需要等三号和四号投产。我们的飞机……b-109很不理想,福克d.31也没有想象中的好用,需要改进或研发新的飞机,因此还需要2年时间准备。”

  现在派去西班牙的是b-109b型,这是一战后第一款大量装备部队的走液冷路线的空优战斗机,自然不会一步到位,在西班牙战场上出了很多毛病,需要时间改进。

  而福克公司的d.31的问题更大,它是在福克d.21基础上开发的空冷线路的飞机,采用了很多新技术,而且还装备有大马力的空冷发动机,理应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斗机。可是在西班牙战场上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这款战斗机被福克公司定位于“多用途飞机”,而且福克公司还想在未来将涡轮增压器装在它的机身上,因此这架飞机造得太大且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