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一一四



    “毕竟金春秋此人,宜为友,不当为敌。若一朝为敌者,只恐生大祸。若是搁在……”媚娘说到这里,却停了口不再言语。

    李治会意,却轻道:

    “你是想说,若是搁在父皇那里,必然是不能容得他的……若非将之收归己用,为臣为下,便是必然要将之废于青苗之时。对么?”

    媚娘沉默,好一会儿才点头道:

    “这样也是稳妥的。”

    “看似稳妥,实在却是不妥。”

    李治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道:

    “你也知道禄东赞的……在你看来,他对父皇,与对我,哪一边,却更忠心一些?”

    媚娘闻言,却半晌不语。

    李治见她有些茫然,便将她搂在怀中,只将下颌顶在她发顶,轻道:

    “我知道,你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也知道,你最不能容忍他的,其实却是他竟能狠下心来,利用一个女子……”

    “秋娘可是媚娘叫罗儿送去的。”

    媚娘涩道。

    李治摇头,淡淡一叹:

    “十年相识,若于今日还不知你心事……那岂非是我辜负了你一片真心?你比谁,都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只因你自己……”

    李治不言,媚娘不语,但二人却都不约而同地沉默。

    好一会儿,李治才轻道:

    “你放心。以后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叫你看着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至于秋娘,她业已有孙道长的大徒儿照顾,必然会无事的。”

    媚娘沉默,好一会儿才轻道:

    “听罗儿说,那孩子与泉世子,似是真心。治郎以为如何?”

    “他若果然真心,自然最好。其实我也很是相得中男生为人。若能成得美事,又有何妨?”

    “那金春秋……”

    “金春秋一方,却是万不能做想与渊……不,与泉氏一族相成的。”

    李治断然摇头轻道:

    “毕竟高句丽与新罗之间,却是不死不息的世仇。”

    媚娘茫然道:

    “世仇?媚娘看三国列记(这里指的是唐时关于朝鲜半岛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风土人情记载,与我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之史相类比但无关)里,却说他们只不过是些须小事而已……”

    “真平王(新罗第二十六代君主,善德女王的生父,也即金春秋的外祖父,姓金名白净,是个很有做为的帝王)在世之时曾言道:国之事,无小事。便是一桩一件,对他们而言,都可能是世仇。”

    李治淡道。

    媚娘不再言语,好一会儿才轻道:

    “那么说,治郎是不打算再把泉男生之事告诉金春秋?”

    “便我不说,只怕他也知道了。”

    李治淡道:

    “眼下这等情态,我要如何做,才能真正保证十年之内,一举得灭高句丽,我清楚,他更清楚。所以他必然是会想得到我要与泉氏三子之间的一个为盟的。而比起只是一味嫉妒长兄之能,事事处处轻浮无德行的男建,与年幼只知唯次兄之命的男产而言……

    德信双全,英武兼备的男生,显然是我的最好选择。”

    “可是治郎,媚娘听说这个男生,其实却是个极为愚忠之人。”

    “正是如此忠勇之人才值得收服。因为他的忠勇,论到底其实不过是希望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众,能够过上永世无争的太平日子。能够像我大唐国民一般,繁华富庶,无忧衣食而已。

    那么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忠,大勇。

    为了他高句丽一国之民,他是不会在乎一时浮名的。所以当事态至斯时,便是我不逼他,他自己也会为了高句丽之民而选择与我大唐为盟。

    金春秋自然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你当初送秋娘去泉男建身边时,却从中作梗,把人送与了泉男生。”

    媚娘闻言,眉间浮出一丝叹息之色:

    “只是没想到……这一送,竟然就成就了他们二人的一世情缘。”

    李治也沉默,半晌才轻道:

    “这样也是好的,不是么?”

    媚娘点头,喃喃道:

    “是啊……是好的。”

    二人沉默。

    良久。李治又轻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