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这个猪队友!-第2/3页



  这时候,宁子默也算有点时间盘算,刚刚董倩茜提及的那件事情。

  今年2月7日乘着卢森堡的那次聚会,宁子默和帝企鹅相关企业经理人们就落实了人员扩张计划。

  当然,说是经理人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各自的股权,大家做起事来自然是会更有干劲一些。

  帝企鹅旗下所有公司从今年3月开始,逐渐需要将人员从当下的600人分阶段扩张到3000人。第一期的扩张就是以2004年6月为节点,这一期要首先扩张到1500人。

  对于各个公司下属人员的配置,自然是由帝企鹅人事大总管--奚单与公司经理去落实。但这一次的人员扩张规模之大,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自然是由宁子默亲自给到建议。

  因为企业的架构设计绝非易事,不同的架构很有可能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而随着企业的扩大以及向外的扩张,原有的老模式很可能就不再奏效。

  虽然包括杨健、奚单都有在万人大企业工作的经验。但他们的老东家和帝企鹅目前这小家小业的初创模式各不相同。帝企鹅必定有着独一无二的模式和发展之道,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如果任由他们在不尽如人意的各种模式之间反复调整,势必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重组”现象。而“重组”往往意味着层次不穷的新规,并带给员工茫然和饭碗不保的担忧,然后企业势必会在这种往复问题中不断循环。

  所以,宁子默从一开始就给众人一个定义:不要试图对帝企鹅应有的组织结构有先入为主的定义,一定要遵循尽量扁平的原则。

  “每一个人包括管理者在内,当构想有所欠缺的时候就要把机会让给别人。要创造任人唯贤的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创造一种强调‘质疑’的文化。如果员工对某个问题存在疑义,就必须把自己的顾虑提出来。

  如果因为员工三缄其口而使得不尽如人意的构想占尽上分,那么员工也难咎其职。帝企鹅一定是一家创意为主的公司,那么就必须保持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有‘提出质疑’的能力和权利。大家一定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帝企鹅未来一定是一个不看身份地位,只看实干业绩的企业!”

  宁子默当时还与奚单约定了帝企鹅的扁平原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还提到了一个围绕在他身边的直属部门--秘书组。

  这支将由汤瑞雯直接统领并兼顾内部,董倩茜负责统揽外部,再辅以帝企鹅旗下各个公司、项目对应一人的秘书组,算得上宁子默为帝企鹅规划得管理岗人才培养秘密基地。

  由麦克斯·列夫琴带领的【高级程序员孵化中心】,将会在今年6月交付出第一批高级程序员。这一批包括陆振宇、马进、林长信、陈粒在内的10人深造团,在过去6个月里夹带着各自负责的项目进行了实操培训。

  他们不单单是在编程技能上得到深度锤炼,更是在软件和互联网相关与传统业务的结合上时常有过历练。这样的培训除了对编程思维有了深度的打造,更在于项目经验上有了一定的延展。

  参与人员深度培训的导师们除了麦克斯·列夫琴外,更有张晓龙、武振宇、韩清华这些在各自行业领域颇有简介的大牛和小牛。这群人再出道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高级程序员那么简单,至少也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苗子。

  而同样的道理,宁子默对于帝企鹅秘书组的定义,也很贴近由麦克斯·列夫琴主导的【高级程序员孵化中心】。同样的锤炼目的,同样的项目实操带动经验提升。

  再经过对接实际业务的历练,未来帝企鹅秘书组的这些人中,势必会有不少人,都能成为帝企鹅中层管理的关键骨干。

  内部有【高级程序员孵化中心】、【帝企鹅秘书组】,而帝企鹅旗下各企业原本就有相应的提拔、升迁机制,再辅以适当的外部招聘。如此一来帝企鹅的人才任用机制就有了相当丰富的方式,然后再过两年,帝企鹅就能向大企业再迈多几步!

  那时候,才是帝企鹅真正崛起的时候吧!

  咚咚咚,

  敲门声正巧在这个时候响起,宁子默从沉思中回过神时,那边已经由二姑夫张青山打开了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