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臣(七)-第2/4页



    “这……”

    “反过来,如果大木拥有假黄钺的权力,并得到了战时内阁的副署,你的部将,比如咸宁侯祁三昇,你觉得他是会听你的,还是听大木的?”

    这个问题李定国压根就不用去假设,当年孙可望以秦王之尊命令祁三昇听命于秦王府,祁三昇却还是在一路的围追堵截中硬是从川南跑回到了昆明来投奔于他。同为西营系的孙可望都做不到的事情,外系的郑成功自然就更没理由做得到了。

    “再换回来,还是你用假黄钺下旨并得到了战时内阁的副署。就说刚刚在码头上见到的林德忠你还记得吧,当年的新会之战他便是负责指挥那时候还叫抚标的督标第一镇。你若是越过我去向他下令,你觉得他会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

    “夔东众将之中,有前闯军,也有前川军,且不说那些本就与你矛盾重重的前川军,就说袁宗第、刘体纯,你以假黄钺的权力去指挥他们,他们会听你的吗,还不是要文督师在其中折冲樽俎?”

    “……”

    “再说一个,现下蜀藩和旧秦藩的众将还都在云南、四川和贵州各地吧,你向他们下个令试试,看看他们会不会玩阳奉阴违的那一套?”

    “……”

    夔东明军暂且不提,李定国却是很清楚,他此前在云南搞的歧视政策,再加上刘文秀之死,弄得他在蜀藩和旧秦藩的众将面前的权威大减。

    平日里都在昆明还好说,这一回清军入滇,他们一溜烟儿的都跑没了,甚至直接绕过了昆明,再加上那些本就就食在外的,饶是他此番凭借着磨盘山大捷的余威,也还是只有白文选和贺九义愿意跟着他杀出云贵。其他人对于命令,无不是一边倒苦水、一边不动如山,谁也不愿意再到他麾下受区别对待了。

    尤其是那些盘踞川南的蜀藩人马,据说现在已经开始以冯双礼马首是瞻了。用那些家伙的话说,庆阳王也是老大王的义子,不是说四大王子只剩下李定国一个了,他们就必须得过去伏低做小!

    “哦,对了,也许你用假黄钺下达的旨意若是能够得到战时内阁的副署,应该就可以指挥得动张侍郎了。但是,大木肯定不乐意。因为从定西侯到张侍郎,那支部队这些年来吃的可一直都是福建的粮饷,接受的也是大木指挥。虽说还有几分独立性吧,比如当年在长江口抗拒一下忠靖侯的越权,但也不多了。可你要是敢把手伸过去,你觉得大木会怎么看你?”

    陈凯的这几个问题问下来,直听得李定国冷汗直流。原来,他的这个假黄钺的权力看上去确实与监国无异,但实际上就连大明天子的权力都殊为有限,更何况他还只是个假黄钺而已。这东西放在他的手上,确实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他能指挥得动的没有假黄钺他一样指挥得动,他指挥不动的哪怕是有战时内阁副署他也一样指挥不动。

    “如果将黄钺交给战时内阁,又有什么区别?”

    “这就完全不一样了。”陈凯笑道:“一旦黄钺交给内阁,内阁就等同于拥有了批红的权力。但是,皇明祖制,内阁只有票拟的权力,批红的权力等于是代天子所持。你一人代天子所持,旨意出自你一人之手,批红亦是由你一人定夺。但内阁不止一人,且并无代持批红的前例,所以我们可以在事先为其订制,比如必须阁臣达成一致或是做出处断的阁臣得到了多少票以上才能进行批红。阁臣们在商讨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对各方势力的利益交换,那么就不存在抗旨这档子事儿了。就算有人抗旨,难道他还能以一家之力敌得过所有人不成?”

    这里面其实还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如同联合国与五常之间的关系一般,战时内阁也同样存在着与东南明军、晋藩这样实力远胜于其他藩镇的超级藩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项政令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那么便等同于无效。不过,金维新不可能坐视晋王府的利益受损,郑成功的亲信文官,比如潘庚仲也不会坐视闽王府的利益受损,再加上还有一个他可以充当润滑剂,这个漏洞其实也并不算太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