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客行(六)-第2/4页



    “哦,卢大人啊,前日不知怎地惹恼了殿下,被拖下去打了二十军棍。”

    凭借着这一个多月混出来的眼熟,余佑汉很快就找到了今日负责值守的护卫总兵。依旧是从永昌大营离开时那天的胡顺都,而后者将他拉在了一旁,才低声说明了他的前日所见。至于卢桂生为什么会挨军棍,负责执行的侍卫们没有解释,同在大堂议政的那些勋镇大帅和文官们也都是讳莫如深,他便不得而知了。更重要的是,卢桂生毕竟是李定国的亲信幕僚,就算有错,谁知道他会不会重新得到那位本就特别尊重读书人的晋王殿下的信任,所以谁又敢多嘴多舌,闹得全军皆知?

    “不过,卢大人刚才乘车出营了,说是有紧急军情要立刻禀告殿下。”

    “你说什么!”

    胡顺都的这个大喘气差点儿没让余佑汉爆出粗口来,不过,情急之下,他下意识的一把抓住了胡顺都的胳膊,其用力之猛竟直接将这个肌肉虬结的武将疼得差点儿跳起来。

    “余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抱歉抱歉,胡帅麻烦把刚刚的话再说一遍。”俪

    接下来,胡顺都不明所以的将话重复了一遍。哪知道确认了刚刚没有听错,余佑汉紧猛地拍了一把大腿,大叫了一声“坏了”,便不顾他的好奇直接跑向了马厩的方向。片刻之后,只见得余佑汉身背苗刀,胯下一匹青鬃马全然不顾中军大营不得跑马的禁令,也不顾守卫辕门的卫兵的阻拦,策马冲出了大营,奔着龙川江铁索桥的方向一溜烟儿的功夫就跑没影子了。

    “这是什么情况?”

    短短的六个字道出了胡顺都的一脸懵逼的同时,也在远在较磨盘山更加遥远的一伏山坡上的泰安侯窦名望的脑海中炸起。

    他是一伏的主将,任务便是堵住清军的退路。对于李定国之所以会将他安排在一伏的位置,他亦是心知肚明。这是份重担,但也饱含着晋王殿下的信任。对此,他是满满的效死之心,誓要将八旗军死死的堵死在这山道之中,让他们匹马不得还。

    清军的探马如期而至,这让他本已有些倦怠的身子陡然精神了起来。然而,只过了一个时辰不到,清军前锋便提前到来了,只是出现在他视线之内的清军先锋竟然不是吴三桂的藩兵,也不是绿营兵,这让他一时间实在难以理解清军的异常。

    “正红旗蒙古的固山额真应该叫济席哈……镶白旗蒙古的沙里布好像和蜀王殿下交过手……镶蓝旗蒙古的逊塔,嘶,好像鞑子入川与老大王交锋时便有他这一号……”

    越是看下去,窦名望的眉头皱得便是越紧。军情方面,早在去年清军攻入贵州的过程中,随着情报不断送回云南,他早已是谙熟于心,可他却说什么也想不明白清军为什么会这么有违常理。俪

    不过,随着清军的不断涌入,他似乎也看出了些门道来——清军在这山间小道行军速度很快,确切的说是很急,因急而快。那些蒙古八旗的清军是清一色的骑兵,甚至包括紧随其后的镶黄旗满洲的清军也是如此。显然,清军是打算快速穿越高黎贡山,然后以骑兵追击大军和行在。只是,清军为什么这么着急却仍旧是让他想不太明白。

    “不急,早晚会知道的。”

    他自然分得清楚此间的轻重,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战而胜之,否则即便他想明白了只怕也没什么用了。

    清军的先锋是赵布泰,而不是吴三桂,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向李定国汇报的军情。但是,他却并没有向传令兵下令——设伏不可露出半点儿马脚,现在全军都埋伏在山坡上,一动不动,他可不想冒着传令兵的移动而致使伏击计划失败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