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七)-第2/4页



  “姓陈的蛮子就这点儿能耐,亏得苏克萨哈那个废物还会败给他。”

  两黄旗与两白旗的矛盾由来已久,从皇太极的黄白对换就已经开始了。皇太极对两白旗的压制、多尔衮对两黄旗的打压,以及顺治对两白旗的报复,双方的矛盾越加深重。哪怕苏克萨哈当年凭着对多尔衮的反戈一击已经成为了顺治安抚两白旗的重要人物,于他们这些两黄旗的贵族们却仍旧对两白旗颇为敌视。

  此间,陈凯的表现拙劣,达素的第一反应就是苏克萨哈的无能。不过,嘲笑过后,作为宿将他也仔细的琢磨过陈凯的行为。思来想去,当是那群俘虏数量较多,而且新城县恰恰正在明军的补给线上,陈凯为防补给线被清军截断,所以迫不得已如此。甚至再往深远了去想,既然新城县都能被一群暴动的俘虏夺占,那么明军的后方显然是十分空虚的,也许作为周转中心的邵武府那里也就一到两个营的人马……

  即便是想到此处,达素也仍旧觉得陈凯是过于保守了。毕竟,已经被俘虏过一次的绿营兵,就算是暴动成功了,也不过是一股子劲头罢了。夺占了城池,马上就弃城而走,摆明了就是害怕明军回师。而这些,还不算身处敌后的清军的粮草补给以及武器甲胄,更没有去计算军官、士卒的指挥链完整程度。就这么一群微不足道的家伙,实在犯不上大动干戈,更加犯不上为了他们牺牲此前已然获取的先手优势。

  如此看来,这个号称能够与洪承畴比肩的文官也不过尔尔。面前是这样的对手,只要击破当前明军就可以直接攻入明军空虚的腹地,从而逆转整个战局。越是这样想下去,进攻的诱惑就越大。

  只可惜,那个据说与陈凯水平差不多的西南经略八百里加急送来了命令,好像提前预知了他的想法,勒令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抚州并加固城防,同时绝对不准越过抚州向明军发起进攻。

  这样的命令,达素清晰的记得他看过之后又仔细看了两遍洪承畴盖在上面的经略大印,若非是实在看不出什么破绽来,他甚至一度怀疑这道命令是陈凯假冒的。但是即便如此,暮气二字却还是在他的脑海中油然而生。

  “论起保守,洪承畴这奴才倒是与那姓陈的蛮子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呸,这两个汉狗。”

  一口唾沫吐在了地上,达素很想当着洪承畴的信使把命令撕得粉碎。但问题在于,他从鳌拜口中得知,顺治对洪承畴的能力颇为迷信。就算是鳌拜在他离京前也曾嘱咐过,到了江西万勿逆着洪承畴去做事。哪怕是他自己,有着当年的松锦大战前期清军的不断失利的记忆,本心也觉得洪承畴应该是比一般汉人官僚要强的。可是,这样深重的暮气,对于八旗军的强悍战斗力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无视和浪费。

  奈何,主子的信任,让他这个做奴才的实在难以生出对洪承畴的“乱命”做出明确的拒绝。眼见着明军重新集结了兵马,他更是生出了洪承畴贻误战机的不满。而伴随着洪承畴将率领西南经标全军东进江西以防陈凯搅局的通报送达抚州城,达素在对其人的暮气再度加深了一层认识的同时,更是决定给鳌拜写一封书信,好好给洪承畴这个废物点心上上眼药。

  信,达素很快就发出去了。而那个被他告状的洪承畴,竟然也很快就在左虾营的保护下日夜兼程的赶到了抚州城,看到了达素并没有贸然出击,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章佳大人,老夫知你对严禁出击的命令有所不满,所以才会星夜兼程的赶到这抚州府。见得阁下能够顾全大局,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

  达素不记得他与洪承畴之间有着这样推心置腹的交情,可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当如何回答。随即,这是冷笑了一声,便权当是做了回答。

  果然,达素是有情绪的。对此,洪承畴却是叹了口气:“国事艰难啊。”重重的顿了顿,只见他转而向北京的方向遥拜了拜,弄得达素也只能跟着他如此:“老夫受我大清两代皇恩,可谓是恩深似海。数年前南下湖广经略西南,穷尽其力,也只是强强遏制住了西贼的攻势。今日能够席卷西南,全是天佑我大清之缘故,老夫实在惭愧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