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施(十一)-第2/4页



  五千福建绿营正在急速奔向德胜关,这其中,提标本部兵马更是全员出动。杨名高已经想得分明,他们毕竟是主场,就算是粤赣督标最精锐的第一镇来了,他也有两三倍的兵力。虽然不晓得什么战略、战术之类的术语,但是领兵那么多年,他也很清楚,既然已经被明军抢了先手,那么决定胜负的点上就必须压上优势兵力才有机会翻盘。

  当然,来的最好不是第一镇。如果真的是第一镇的话,或许两三倍的兵力优势,也未必能有多大的优势。

  心中如是想着,杨名高仍旧只能硬着头皮率军疾驰。很快的,前出的探马便与明军布防在外围的探马相接触。清军急于为德胜关解围,以防止王秀奇攻入江西,此间确定了明军正如其所猜测的那般堵在他们赶赴德胜关的路上,只得一鼓作气,全军压了上去。

  很快的,明军的骑兵似乎也并不恋战,一旦确定了清军的意图便迅速的进行收缩,并没打算为后面的步兵拖延出一些布阵的时间。

  “贼寇必然是严阵以待,想来现在已经开始列阵了。我们压上去,然后列阵展开攻击。”这是最正常也是最普遍化的野战模式,杨名高没时间再搞出什么奇谋来,他相信明军那边应该跟他差不多:“我军匆匆赶来,火炮沉重,根本跟不上大军急行军。广东贼寇潜越至此,相信应该与我军相差无几。”

  先前率军增援广昌县的王副将作为杨名高的亲信部将自是随军而来,而他亲如兄弟的邓游击则跟着延平府绿营留守城池。此刻,杨名高分析着明军探马并不恋战的原因,他亦是不住的点头称是。这是经验使然,只是与那邓游击交往久了,他自觉着似乎也敏感了些许,这一遭始终有着一种不好的预感,伴随着两军距离的不断拉近,更是愈加的深重起来。

  “大帅,末将听说,陈逆的铁人军和掷弹兵非常厉害,八旗军前次就是吃亏在了这个上面。咱们,还需小心应对啊。”

  “你说的不错,陈逆不容小觑,此番很可能真的派出这些精锐。所以,我军须得全军压上去,不能给贼寇任何机会。只有一举将贼寇击破,才能解除德胜关的危局。”

  杨名高很清楚,他们是来增援的,而明军大可以围点打援。时间,并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因为,如果德胜关落入明军之手,他们将要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广东的两三千明军了,而将会是粤赣督标和王秀奇的福建明军——足足两三万的大军,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把江西剩下的绿营兵都调过来也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

  话说着的功夫,又一批探马将情报汇总了回来。他们已经很接近明军的战阵,甚至就连明军的旗号都可以依稀看到。

  “竟然真的是第一镇,竟然真的是第一镇。”

  听得报告,杨名高失神了片刻,很快便缓过了些许:“既然陈逆的粤赣督标第一镇在此,那么此间亦必是陈逆计划的关键所在。只要击败了第一镇,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将为一军之胆,杨名高恢复了斗志,这无疑是给福建绿营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看在那王副将眼里,却分明是狗急跳墙,从双眼中溢出的昂扬更是写满了绝望二字。

  “大帅,陈逆的督标第一镇可是其麾下最精锐的部队,连八旗军都硬刚过,我军实在胜算不高。以末将愚见,不如撤回新城县固守。无论那王秀奇是否真的从德胜关进入江西,他们想要打通粮道,最好还是走新城县。我们只要守住城池……”

  “你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丢了德胜关,就算是陈逆和王秀奇拿不下新城县,朝廷也绝对不会饶了咱们的!”

  提督粗鲁的打断了副将的谏言,后者闻言,亦是心中明了——是啊,福建这个省已经丢了,他们就只剩下最后的这几座关隘来维持着最后的体面。这份体面即是他们的,也同样是满清朝廷的。如果他们把关隘弄丢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须知道,新城县,那可是江西的属地,而非是他们福建的!

  无疑,杨名高们面临着当年毛文龙同样的窘困。正如明廷视毛文龙为牵制后金的棋子,无论是堪核,还是报功,牵制二字总是最明显的。所以,东江军的战略就一定要围绕着牵制二字进行,每当后金进攻辽西或是辽北时,毛文龙都会大举出动,袭击后金的大后方。换句话说,如果毛文龙不能有效牵制后金,那么东江军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而他们,若是不能把守住福建与江西间的这几处关隘,反倒是为明军突破的话,他们这群丧家之犬又该有何存在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