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虚实-第2/3页



  明军突然间就有了深厚的民众基础,本就处于严重劣势的清军自然是只能退避三舍,缩回县城待援。奈何,事实上如今的瑞金县,城外是明军欢乐的海洋,城内的士绅百姓看向清廷的官吏将校也都像是看死人一样,再想要获得民间的支持,谈何容易。

  城内已然是人心惶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伴随着明军的快速推进,当骁骑镇王进率领本部先锋抵近瑞金县城之际,城内的清廷官吏将校们就更是恨不得立刻就弃城而走,再也生不出半分坚守的心思。

  城内的绿营、官吏们的人数本就不多,之前向汀州府城提供支援的车队也被堵在了古城镇,没有办法回来。此间恐惧压倒一切,没等那王老虎率军抵近城池去耀武扬威,守城的绿营兵就先一步把城门给打开了,大叫着迎王师入城。

  城守的清军表现得实在太过“热情”了,换做是旁的时候,王进没准儿还要琢磨琢磨这是不是清军的圈套。但是这一路行来,瑞金县的人心向背已经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此间城门洞开,他便毫不犹豫的带着本部兵马冲进了瑞金县城——反正,守军就剩下那一百来人了,他带着五六百的明军骑兵入城,就算是个圈套他相信他也能把清军的肚皮捅出个窟窿来。

  战斗,没有爆发,一座偌大的县城就落入了明军的掌控。随后,主力跟进,连带着本县天地会的主要成员们也以着赞画军务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了这座县城。只是这一次回来,却无不是如在古城镇时的陶潜一般,网巾襕衫,唯独缺了脑后的辫子,让见过了那东西的人们一时间不甚适应。

  “贤婿……”

  “岳父大人请放心,陈抚军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区区宜永贵,实在不值一提的。”

  瑞金县城不战而下,明军主力趁势控制了这个县的各处要点。一切来得实在是太快了,也来得太过轻易了,恍惚间黄山都在怀疑他是不是在做梦。不过转念一想,却也正常,这么多年来,陈凯的那些非常规手段几乎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如今的南赣战场是陈凯在负责,就算是清军的实力雄厚,在那些五花八门之下,只怕是也难以招架的。

  清廷的官吏将校以及绿营兵们尽皆被关押了起来,本县已经掌控在明军之手。无论是未来的战局发展如何,这个插入南赣地区的桥头堡明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接下来,无非就是如何把战果继续扩大。

  “黄提督请放心,南赣地区,心向王师之士绅百姓比比皆是。只要大军攻入,必是群起响应!”

  互助会在瑞金遍布全县,甚至包括临近的石城县、宁都县、雩都县、会昌县的互助会也都是势力颇为强大的。此间陶潜信心十足,其他的天地会会员们亦是如此。这般对战局的乐观,哪怕是黄山以及此间明军的将校、幕僚对于南赣地方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有了在瑞金县的先例在,对于其中水分的估量也大多不会很多。

  “只要黄山突破了汀州府城,从那里到赣州城下就是一片坦途。我部用不着急着进军,只需要做好准备即可。”

  南雄府的始兴县城,陈凯亲统的大军已然抵近城下,但是却并没有急于展开攻击,甚至就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急着准备。

  中军大帐之内,陈凯如是说来,对于黄山所部的信心十足,全然没有半点儿担忧。他的自信,源于他很清楚天地会对南赣地区的渗透,尤其是瑞金县那里,天地会的隐藏实力实在太过巨大,大到了足够掀翻一切的程度。

  遍布乡下的互助会,这只是天地会在瑞金县的一个表象,其他潜在的力量还有待发掘。这个县比之其他府县在发展上更加迅猛,这里面自然有陶潜的最先展开工作和其人自身的能力,但更大的原因却还是在一个大势所趋。

  去年明军席卷八闽的势头告一段落,汀州府城就成为了清廷在福建最重要的一个钉子。为了确保此间的稳固,清廷不光是投入了大量的军力,更是不断的调拨粮草和民夫。这里面,瑞金县作为汀州府城的后方就不可避免的要承担起更加沉重的担子。

  这些担子,肯定是分担在老百姓的身上的。原本在官吏盘剥下苟延残喘的民生就此便更是雪上加霜,因而大批的百姓便选择了加入互助会,以寻求庇护。而对于地方官来说,互助会的存在可以协助其维稳地方,提供稳定的粮草、人力资源。这些,都是铨选时的政绩,最明明白白的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