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兔子也没有那么强吧?-第2/3页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下面请各位发表看法。”

        他的话说完之后,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激烈的讨论声,几分钟过后,谢尔盖抬手示意讨论中止,随后,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开口问道:

        “阿里克赛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我想确认,为了获取核心席位,我们是否需要付出这么多的关键技术作为代价?”

        阿里克赛点了点头,简略地回答道:

        “我们需要。实际上,这些技术与我们从南天门计划中预期可以获得的收益比起来并不算太多,如果以简单的经济学数字举例的话,大概等价于投入100卢布的成本,预期可以收回200卢布的收益。”

        听到他的话,年轻人重新坐了下去。

        他没有继续提出质疑,因为他知道,在阿里克赛面前,所有关于技术的质疑都是可笑的。

        既然他说了能够获得双倍的收益,那就是确实可以。

        但,他心里有产生了另一种疑问。

        如果阿里克赛可以看到这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那华夏方面难道就看不到吗?仅仅是这一百卢布的投入,真的可以让他们满意吗?

        很快,有人代替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听完问题的阿里克赛沉默了片刻后,开口回答道:

        “你的问题很好,但我之所以选择这些技术作为技术出让框架,也是经过与各个部门的同志们多方讨论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南天门项目确实是一个先进的项目,我们也相信华夏方面确实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基础,但是,同时我也要说明,要想把技术基础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技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华夏方面可能已经掌握了大型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造出大推力的航空发动机,因为这其中涉及太多的技术细节、太多细微的参数构造。”

        “这些技术细节不是通过‘原理’或者‘计算’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去积累。”

        “涡扇扇叶的表面粗糙度是多少?涡扇叶尖隙是多少?如何去控制?燃烧室耐高温材料怎么配比?钛合金超塑成形延展过程中的温度如何把控?”

        “这些问题,我们也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实验才最终掌握的。”

        “所以,我认为他们目前的情况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不能实际应用,换句话来说,他们仍然需要我们的帮助。”

        阿里克赛的话音落下,会议室的所有人都暗暗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们心里对华夏南天门项目的判断。

        从心底里,他们确实认同南天门项目技术理念的先进性,但是,他们又从来都不愿意相信,这个项目已经达到了可以应用的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