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迷龙心大,孤男寡女-第2/5页





    之前同床共枕的那一份尴尬,随着两人的不断沟通和商议,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化解消失的无影无踪。

    经过小半个小时的流畅沟通,封云天大概了解了当前的招人进度。

    死干蛮干靠力气吃饭的那些活,比如砍树、平地、开挖土方、各种搬运工作、夯土、打地基这种。

    军队里有的是人来做,完全不需要到民间花钱请,也就不再聘请的目录中。

    虞美卿此次聘请的工种类别,主要是干技术活的那种,目前主要聘请木匠、泥瓦匠和勤杂工。

    前两者属于“大工”,工钱高一些。

    主要是将平地砍下来的树木,制成学校所需的各种建筑,以及将平整出来的地砌磊成封云天需要的训练场。

    后者勤杂工是小工,专门辅助前面大工师傅所用。

    专门给他们打下手,比如帮着把树锯成木匠需要的木板,给泥瓦匠搅拌砖灰,烧制需要的砖瓦等等。

    剩下的还有清理化粪池,工地上各种鸡毛蒜皮小事,也在他们的工作范围内。

    这些小工的工作其实士兵也能做,因为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没办法真的让士兵们去做。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士兵和老百姓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鸿沟隔阂的,让两者之间配合工作,很容易爆发各种矛盾。

    其次是勤杂工的工作太杂太乱了,让士兵们去做太大材小用。

    虞师的生活还算是过得不错,士兵们每天吃饱了啥事都不用干,如今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

    每个人吃饱喝足一把子力气,不派去砍树挑土方,锻炼了身体还能助消化。

    属实是一种浪费。

    虞美卿招聘这三种人已经近两天了,从昨天中午到今天的下午,总共已经招了将近100人。

    其中木匠和泥瓦匠共计29人,其他的全都是勤杂小工。

    这点人肯定是不够用的。

    封云天让虞美卿继续加大力度,争取把大工群体扩大到200人以上,至于打杂的各种勤杂工招上1000个都不算多。

    禅达城只是一个小城镇,工资完全不如昆明和重庆这种大城市。

    大工现在一天也才10块法币,小工一天也就三块五块的,就这点钱,一个月工资比最低的二等兵军饷还低。

    以虞家的经营多年的家底,加上国民政府对办校的财政补贴。

    招民工这点钱,也就相当于洒洒水。

    至于如今国内物价飞涨,法币已经严重贬值的问题,在大城市可能是个问题,可在禅达这个小城不是问题。

    因为战火连连找个工作都很难,很多人只求有一口吃的就谢天谢地了。

    还给钱?

    那就是天下掉馅饼的大好事,能给多少已经不在乎。

    更何况大工干一个月的工钱,在禅达城还能买几斤粗米,配合各种粗粮、野菜之类的熬粥。

    不说每天能够吃饱喝足,起码能补贴家用让老婆孩子不至于饿死。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特殊性,才有了眼下如此多老百姓聚集在这里,争相恐后的报名的原因。

    战争年代人工完全不值钱,这很悲哀却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除了招收这三类工人之外,封云天还给了余美青一张招人名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