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没救了!-第2/5页





    山本寻在国内杏林苑内排行,第九!

    这是杏林圣手榜上前十的存在。

    日本的中医,叫做汉方医学。

    其实,国家并没有鼓励和发展汉方医学,甚至明治维新之后,只有学习西洋医学才能获得医师执照,这更是让汉方医学流入民间。

    因此,大家只能去学习西医。

    而汉方医学,只要在取得医师资格之后的医生,才能学习,这其实就增加了门槛。

    众所周知在日本做一名医学生的前途是多么光明的。

    而日本人民间却是推崇中医的,这就滋生了对于汉方药的需求。

    所以政府在2001年之后,日本医学部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一条“能解说汉方药”,这样医学院有了一点讲解汉方药的课程。

    这一点,是日本关于中医的一个举措。

    也是一个信号!

    废医验药!

    他们认为,应该废除既无解剖学也无生理学的科学支持,以阴阳八卦的玄学巫术忽悠人的中医,但对于确有疗效的中药和其他医疗技术则在规范化科学化之后予以接纳,这就形成了现在日本特有的“汉方医学”。

    可是,中药源自于中医理论,在失去根本之后,能学到中医真谛吗?

    日本终究是一个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厚的国家。

    日本医师协会内部,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协会,叫做“汉医会”。

    他不叫汉方会,而叫汉医会,这就恰巧说明了一些对于汉方激励推崇的人,对于中医的态度,是十分微妙的。

    日本的医师协会不比中国,他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协会是可以影响到体制里面的。

    但是,无论怎么说。

    日本的中医产业确实比中国发达,中药质量比中国要好。

    但是论医术,还是中国的中医远高于日本的。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

    日本的中医大师真正出现,是在80年代以后。

    大量的汉方药出现在中国的本土市场,那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我们所吃的一些中成药都是国内的,恰恰相反,很多都是日本公司研发的。

    汉方药就是中药的规范化流水线产品。

    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来自日本,而其中90%原材料中国进口。

    那时候,就有很多日本人前来学习。

    而杏林苑却圆满的接纳了他们。

    因为人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

    那时候,国内资本正在萌芽,而**十年代的日本,是号称可以买下美国的存在。

    他们有钱有技术,来到杏林苑之后,推出了积分制度。

    重视人才!

    这一点,让当时的杏林苑风头大盛。

    而人家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拿到遗留的古方和一些书籍。

    用来彼此交换!

    而交换的形式,就是积分。

    他们需要帮助国内建厂,给予技术入股,然后在国内大肆开发和发展中医药公司。

    因为他们很清楚,汉方药,真正的市场,不在世界,而在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