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看客



【秦皇】:什么叫做只有郭开。

        大嬴政对于李世民无知很是鄙视,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经验主义。

        明明此前都将整件事捋了一遍,怎么偏偏就想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人上面呢?

        【威凤不是二凤】:等等。

        【威凤不是二凤】:若是郭开的话之前政哥你就会提醒崽崽了,所以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些人。

        李世民醉了一个简单的排除法。

        首先不可能是赵氏。

        赵氏里面未必没有实力强大但是心思多的,可是现在是长平之战没过多久的时候,赵国全民皆兵,就算是心思再多,对上秦国只怕也只是恨。

        政哥再有办法或者记忆中的老熟人愿意帮他,也不是一朝一夕三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至于廉氏,因着廉颇和长平之战的关系,同赵氏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甚至廉氏更恨秦国。

        庞氏,不是瞧不起他们,可谁不知道庞涓鼎鼎大名,不管是处于何种缘由,败军之将总归是被人瞧不大起的。

        现如今庞氏最出息的应该是老将庞煖,可惜因为年纪大的缘故已经荣养好几年了。

        若非李世民来自后世,也断然想不到这位老将还有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机会。

        自然,庞氏也不是靠山的合适选择。

        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

        【威凤不是二凤】:乐氏?

        【威凤不是二凤】:但乐毅望诸君做的好好的,他儿子乐间在燕国做昌国君做的好好地,能愿意蹚浑水?

        【秦皇】:若是换做其他人就像是朕父皇,乐氏都不会答应,但是巧就巧在小政才四岁多,他们会愿意的。

        【威凤不是二凤】:政哥未免也太自信——原是如此。

        李世民本是直接笑出声,觉得政哥算计倒是巧妙,可自己仔细一想,竟无法反驳这绝妙的选择。

        乐毅此人,祖上本是为魏国效力,后来投奔燕国是因为得到了燕昭王赏识,给了他机会拜为上将军,攻打齐国。

        齐国接连兵败,最后仅仅只剩下莒县和即墨未曾被攻下,可谓是风光至极。可也正是因为根基‘复杂’,齐国固守的田单才会设法使出离间计,轻轻松松就离间了燕国新王和乐毅的关系。

        燕昭王信任乐毅,继任的燕惠王却不。

        乐毅更不是逆来顺受之人,稍稍盘算一番当即就决定投奔赵国,赵国在五国伐齐之时就眼馋乐毅的领兵才能,非但痛快将人留下,还直接封赏望诸君。

        没了乐毅的燕国很快就遭到了来自齐国的反扑,燕惠王这才后悔不已,派人去请乐毅,乐毅未曾与燕王直接撕破脸,甚至还修书一封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好话说尽都没有松口回燕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