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高顈固执得原因-第2/2页





    忽然之间文帝告诉他这个相国:朕要换储,这岂不是把高这么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了吗?因为要扶持太子,高实际上已经把晋王得罪苦了,这时候就算高想拜在晋王门下,晋王就会接纳?晋王能接纳,晋王那些手下能接纳?

    晋王如果成为储君,未来龙等九五,高会有好果子吃?

    这就像朱平安,父亲平定,跟从太祖朱元璋起兵,随从常遇春攻下元都城,阵亡。平安早先为太祖养子,赐姓朱,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

    在燕王和侄子争夺帝位的时候,朱平安站在了建文帝一边,屡次战败燕军,斩杀骁将数人,燕将无人敢触其锋芒。最后战略失误被擒,燕王爱惜他的才能和英勇,选择精锐士兵护送到北平,命令善待他。

    燕王即帝位,以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升行后府都督佥事。永乐七年三月,皇帝巡察北京。将要到达,阅读奏章看到平安的名字,对左右的人说:平保儿还在吗平安听说后,知道永乐帝不想自己活着,为保子孙全家平安自杀。

    现在的高岂不就是朱平安?建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皇太孙,杨勇是文帝钦定的太子,尊从皇帝是拥护正统,但是这个继承者后来失败,这些当初拥护皇帝旨意的大臣就遭了殃。

    文帝想换储,可曾为这些当初支持他决议的大臣着想过?储君之争向来是极其残酷的。

    高冲现在终于明白高为什么一直要死保杨勇,无奈啊!晋王一旦登基,岂能放过高,这在历史上已经说明。仁寿四年,隋炀帝杨广即位,高复起为太常卿。大业三年,因对炀帝找个借口,将高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