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总不可能是徐悲鸿的画吧?(求订阅!求月票!)-第2/3页



  “哦?什么好东西?”老张很感兴趣,他也没有看画,随手往旁边一放,随手打开手提袋。

  顿时里面的东西露出来了。

  一块羊脂玉,一方田黄印章,四支黄玉湖笔,还有南红雕刻的龙凤呈现。

  东西并不算多,还有一些季晟没拿出来,他生怕一下子拿出来太多会让人探他的底细。

  老张吓了一跳,“哎哟,你这些好东西这么随意放,也不怕磕坏了贬值的?”

  宁姐看到东西也两眼放光。

  谷瓬

  最激动的还是坐在那边的李老板,他第一时间腾地站起身,哟道:“好东西!好东西啊!”

  老张没搭理他,对着五个掌眼师傅招招手,“你们过来,帮我鉴定下东西。”

  五个掌眼师傅都过来了。

  其中一个矮胖的小老头笑呵呵道:“能让老李说好东西,肯定差不到……”话没说完,他眼睛已经瞟到手提袋里的几样东西,霎时间声音戛然而止,连忙蹲下来小心翼翼捧起田黄印章仔细瞧了起来。

  老张介绍道:“这位是玉石鉴定大师俞老师。”

  季晟问好道:“俞老师好。”

  不知道俞老师是不是看的入神了,压根没有回话,而是激动道:“这是块田黄石雕刻的印章啊。”

  季晟好奇道:“您怎么一眼就看得出是田黄?”

  俞老师爱不释手捧着印章看,指着手心道:“石皮是田黄石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所以有没有石皮是鉴定田黄的一个重要依旧,而且啊,田黄的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如果用刀轻轻刮,刀上会传来流畅微沉的感觉,掉下来的粉粒细腻均匀,这是块雕刻好的印章,我可不敢拿刀刮。”

  其他几位掌眼师傅听到田黄印章都凑了过来。

  另外个秃顶的小眼睛掌眼师傅补充道:“田黄主要依靠肉眼判断真假,需要多年对田黄石的研究经验积累,还要根据一些科学仪器进行鉴定,两者缺一不可,如今有好多拍卖公司老师眼拙,有时候都分不清田黄和寿山石,不是有萝卜丝纹的就是田黄,寿山石也有萝卜丝纹,田黄无形,无大块,一般说来,田黄石有六德,四石两类。”

  李老板也插了几句嘴。

  季晟听得很仔细,大概明白他们是如何判断田黄真假。

  一般而言,田黄具有六个特征。第一,质地细密,如同婴儿肌肤;第二,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第三,有种温和的感觉;第四,放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第五,一般呈现半透明冻状;最后,田黄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回出现有里往外冒油,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向外冒油。

  另外,田黄和人指甲硬度差不多,里面会有萝卜丝纹,用灯光一照就能看出。

  随后他们拿来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仪器鼓捣了小半天。

  测试完后,俞老师抬头感叹道:“这是一块精品田黄啊,上面基本上看不到裂格,萝卜丝纹清晰,色泽及润度能达到八十分以上,原石价格都能达到十万每克了,我刚称了下重量,三十七克,不算工艺保守估计值三百七十万。”

  季晟心头一跳,他咽了咽口水,问道:“算上工艺呢?”

  俞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可惜不是什么雕刻大师的手笔,不过雕刻工艺也算上佳,而且胜在没有刻字,应该还能再上浮一二十万吧。”

  季晟吃惊,有些不敢相信道:“这块印章值三百八十万?”

  “三百八十万只是保守估计。”宁姐接过话头,“一六年秋拍,一枚二十六克的清代方章拍出了二百三十万高价,是蕴含历史底蕴,不过那块方章质量可比小季这块差不多了,而且这两年田黄价格又窜了不少,一般质量不错的田黄章,达到五克以上,每克大致在三万元以上,像小季这块都已经是田黄冻了,一克卖九万十万不成问题。”

  李老板眼馋的搔头抓耳,道:“小季,卖给我,卖给我。”

  老张瞅瞅他,“不知道规矩?”

  李老板苦笑一声,“得,我还是拍卖的时候竞价吧。”

  季晟又问道:“那么我这块起拍价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