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幸存者偏差,来自众人的羡慕



卫国,你说的是错的吧!娄晓娥第一个开口说道:我觉得一个人得有真正的本领才行!

 的确,要是没有真本领,那个刘七肯定成功不了!冉秋也跟着道。

 许卫国闻言,微微一笑,看向其他人,除了我和小丫外,你们都是这样看待的么?

 剩下杜月吴兰包括聋老太太都缓缓点头。

 许卫国却是摇摇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一开始是怎么说的?刘七原本就是开饭店的,但是后面倒了!

 从始至终,刘七的手艺是没有变的,而变化的是他遇到了那个欣赏他的人!

 所以并不是你有真本领才能成功,其实如果一匹劣马遇到伯乐,也能成为一匹好马!人也一样,天才固然容易成功,但若是有那么一位伯乐在,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而能力只不过是让你成功的几率变得更大一些!

 当然了,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并不代表所有人,更不代表真理!

 但你们可以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完许卫国所言,现场的人顿时陷入了沉默。

 一开始他们觉得许卫国说的有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卫国,你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想要成功的确是需要伯乐!娄晓娥开口道。

 其他人也不像之前那么反对了。

 许卫国微微一笑,呵呵,有一个理论,叫做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当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现场除了许卫国外,其他人脸上都是充满了疑惑。

 没错,就是幸存者偏差!许卫国点点头,然后开口道:幸存者偏差,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额不是太懂!娄晓娥摇摇头。

 卫国,你能不能讲得再清楚一点,不然大家恐怕都听不懂!杜月也是颇为疑惑的道。

 许卫国看着眼前众人迷惑的样子,便再次开口,那我便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来解释吧,194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外一个名叫沃德的教授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那么大家觉得应该是听军方的话,加强飞机羽翼的防护,还是说按照沃德教授的结论,强化机尾的防护呢?

 娄晓娥直接道:这还用说么,当然是听军方的话了,毕竟他们才是真正开飞机的人,他们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许卫国浅浅一笑,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将目光看向其他人,你们的想法呢?

 吴兰道:哥,我觉得晓娥姐说的对,应该听从军方的建议!

 媳妇,你呢?许卫国将目光看向杜月。

 杜月想了想,我也赞同晓娥姐和吴兰的分析。

 冉秋,你也跟她们一样么?许卫国笑着问道。

 冉秋轻声道:许大哥,我觉得应该听沃德教授的,沃德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且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比较科学

 许卫国点点头,依旧没有表态,小丫,你呢?

 许小丫挠挠脑袋,这就好像是爸爸给我建议,和我给我自己建议,爸爸说的肯定是对的,所以我认为沃德教授是对的!

 许卫国摸了摸许小丫的脑袋,小丫你还真相信爸爸啊!

 就在许卫国准备询问聋老太太的时候,后者主动开口道:老婆子上年纪了,这些问题就不跟你们玩,不表态!

 好吧,既然聋老太太不想参加,许卫国也不好强求。

 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许卫国:沃德教授坚持认为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另外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最重要的一点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寥寥几架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相同的救命稻草——机尾尚好。最终军方采用了沃德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