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幕铳



皇帝作为中央集权的中心,并不需要多么的英明,只要学会辨识忠奸就好。哪怕才能不足以支撑自己开拓疆土也没关系,只要找一个能安定民生、开疆拓土的属下就好了。

   结合一下前段时间的所学,再加上自己脑海中的历史知识,李贤发现,当皇帝,或许苦,但确实是比较简单的事儿。

   不过....

   看了一眼猎场的方向,李贤笑了一下,继续处理自己手头的工作。

   李治还活着呢,虽然他之前对李弘生出了让位的心思,但是,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是现在。作为一个才上位没多长时间的太子,他现在只需要扮演“乖儿子”就万事大吉。

   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思进取是最正确的反应,什么都大包大揽,看起来很能干的样子,实际上别人的感官如何,还真不确定。

   不过,拍卖会的事,他不站出来也不对。

   毕竟,低调归低调,在皇帝和满朝大臣都无计可施的时候,这个时候雪中送炭,远比平时锦上添花能获取好感。低调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低调,一直低调,可就是傻子了。

   将拍卖会的事宜全部过一遍,确定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以后,李贤伸了个懒腰,准备去房氏那里再待一段时间。

   虽然房氏好几次表示自己现在大着肚子,夫君可以去别的地方留宿。虽然这么干对男人而言,确实挺爽的,但是,李贤无论如何也过不去心里的一关。

   人这一辈子,除了父母以外,陪伴时间最长的,就是媳妇了。枕边人如果不好好维系感情的话,难以想象那样的关系还有什么意思。

   xxxxxx

   秋猎的后续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李贤回到长安才三天的时间,就接到了皇帝的旨意,准备迎接大军回朝。

   按理说,灾年的时候皇帝还组织秋猎,是极其不应该的,但旱灾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救助,再加上各国使节来临,使得本该是“祸国殃民”的事情,在民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百姓也很实在,只要灾年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的朝廷,就是好样的,至于铺张浪费之类的事情,他们全然不在意。尤其有时间嚼舌根,还不如抓紧干活,给家里多挣一点口粮来的重要。

   不过....

   既然有外人在,自家人还是要给自家人捧捧场的。于是乎,皇帝带队返回的那一天,长安启夏大街虽然被封锁,但两边的坊市门口和街道口,还是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骑着马从东宫出来,一路经过,看到汹涌的人群,李贤也没想到自己这两天命密卫散播的言论,竟然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皇帝不在,长安的防卫可以说是格外的空虚。既然太子提前返回,密卫按照旨意,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将部分情报上报给太子。

   而接触到密卫以后,李贤就进行了自己一直以来都想要试试的事情,那就是对舆论的操控。

   舆论的操控,古已有之。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刘邦的“斩白蛇”,如今到了唐朝,要说李治手下不会控制舆论,他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

   如今,结果也出来了。

   在给自家人撑面子这一点上,不论古今,都是一样的。唐朝的百姓,很自然的选择了给自家人撑面子,城门处,甚至还有抬着锣鼓的。

   带队出了长安,李贤选择前进十里迎接。

   日上三竿的时候,皇帝的车架,才从大路上缓缓驶来。

   伴随着车队出现在视线里,一股子浓郁的血腥味,顶着风似乎都能隐约闻到。

   如今虽是秋天,但不至于上冻,血腥味散发的格外严重。

   等到李治的车架靠近,李贤驱马走到车架边,拱手道:“儿臣前来接驾,父皇一路辛苦。”

   车窗的窗帘掀开,李治笑道:“客套的就算了,这一次狩猎到不少猎物,肉食多的数不清,其中好多已经变质了,只能丢到路边,太浪费了。如今正值灾年,民工还在工地上受累,就赏赐下去,给他们吧。至于皮毛,就制成冬衣,送给北方御边的将士。”

   “儿臣代替万民,拜谢父皇恩赏。”

   不用吩咐,一些属于内卫的人,已经抢先一步进城,开始散布这个消息。

   于是乎,长安城内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喝彩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