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朝末路-第2/3页



  一时间整个京州腥风血雨,上至朝廷太尉下至萧家的喂马童无一幸免。御林军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连同萧家的党羽都未能幸免。在这场充满血腥味的政治斗争中,近两千人被杀,  萧家一党几近摧毁。

  就这样扳倒了萧家汤穆毫无阻力地拥立自己年幼仅九岁的侄子汤翼登基上位。名义上汤翼是皇帝而实权则被汤穆牢牢握在手中。汤穆唆使皇帝将雍州以西的富庶之地梁州刺州封给自己,  如此一来汤穆便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近三成的人口,  在朝中一手遮天包括小皇帝没人敢忤逆自己,可谓位极人臣只手遮天。

  然而事情却远未结束。之前被汤穆扳倒的萧家虽然在京城已被赶尽杀绝,而萧家遍布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则幸免于难。他们人人自危,生怕清算落到自个儿头上。同时也对汤穆控制下的朝廷义愤填膺,对宗族同胞的陨难痛心不已,对高高在上的汤穆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

  当汤穆操控下的小皇帝一纸罢免诏书传到靖阳太守萧麓手中时,这位不屈的太守盯着诏书思来想去半天决定不服从诏命,打响反抗的第一枪。

  反抗的不是名义的当朝者汤翼,而是幕后把持朝政的汤穆。

  一时间十几个担任一地之长的萧家地方官纷纷响应,事到如今同族的人有人打出第一枪只好报团响应了。正所谓唇亡齿寒。当然大部分担任地方官的萧家人还是不敢,正处在观望之中。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多达二十八个州郡脱离朝廷反了,其中不乏不满汤穆当政趁火打劫的汤姓诸侯王,还有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势力。

  枪打出头鸟,汤穆亲率十万大军前去讨伐“开坏头”的靖阳太守萧麓。在绝对兵力优势下,朝廷军仅用十五天就攻克靖阳州的首府靖康城,将靖阳萧家满门抄斩。紧接着又顺路把几个依附萧麓的萧家地方势力灭了,同样是斩草除根连家里的猪狗都不留。

  班师回京后,汤穆胜利的喜悦正浓,转头就听见令他气血攻心的消息:福王汤捷坐拥江北之地意图谋反,还暗中联合萧家残余势力图谋对抗自己。

  “汤捷这王八蛋!他不知道自己手上也沾满萧家的献血吗!我封你富饶的江北之地你还想怎样?忘恩负义的败犬!”

  汤穆转头看了看身后坐在宝座上瑟瑟发抖一声不吭的小皇帝汤翼,顿觉得十分不耐烦。心说我扶你坐上这个位置是看在你是前朝皇帝直系继承人,名正言顺能镇的住场面。现在大家都无视你皇帝的威严纷纷要造反,你这废物又什么都做不了,要你何用?

  于是次日下午,汤穆秘密安排人将小皇帝汤翼暗杀,对外宣称小皇帝在打猎时候不慎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时隔不到两日,汤穆便火速登基称帝,终于实现了在心底积攒多年的皇帝梦。

  现在他已不是位极人臣,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君,一国之主。

  当然有很多人不承认他是一国之主。

  汤穆登基称帝后,全国各地关于他是篡位者不配为人君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一时间朝廷政府在各地心中的声望降到了史上最低点,本就不那么凝聚的地方与中央关系变得更加离散。类似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地豪杰开始纷纷自立,并以蝎阳萧家萧齐带头结成十六路联军,共计五十四万兵力,打着“推翻暴皇,另立新君”的旗号浩浩汤汤直奔帝国首都京州。

  他们一路摧枯拉朽攻克州郡,并击败朝廷的主力军,歼敌二十余万。

  一个月后,初冬时分十六路联军攻入京州府,汤穆眼见大势已去挥剑自刎。黎山国第二王朝宣告灭亡。

  随后十六路诸侯在拥立谁为傀儡皇帝一事上又又又争执不下,最终导致联盟关系破裂不欢而散。分歧那么大索性就不立皇帝了,反正也只是摆设。那就比谁的拳头大抢的地盘多呗!

  截止新历570年末,黎山国这不大不小三四百万平方公里上涌现了多达63个诸侯国。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致使生产力衰退百姓民不聊生。

  截止新历600年,黎山国境内的诸侯国竟越打越多,数量增至204个……诸侯国大到独占一省之地,小到只有一个县方圆几十里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