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合时宜的内乱-第2/3页





  事实证明,在主要粮食产区谷物收成得到稳定保障的条件下,全球人口在十年间增加了三分之一,突破了2000万大关达到2051万人。任务①2000万的人口指标完成??。

  这期间蓝星新增了39座饥饿指数<30%的城市,共计40座符合任务指标的城市,足足是任务要求的八倍!

  全球有5座饥饿指数<30%的城市(??)

  粮食的连年丰收使得农耕社会的人们伙食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们不必为吃喝发愁,有更多精力去做娱乐活动,进而让集体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

  十年间,全世界新增了26座幸福指数>80%的城市,这数字也超额实现了任务指标。

  有10座居民幸福度>80%的城市(??)

  任务栏的主线任务在“十年间”被楚轩啃下了仨,前后用时不到半个钟头。剩下的七个任务中肉眼可见有两个已经很接近目标了,分别是:

  6、全球年人口死亡率低于20‰(22.84‰)

  7、连续5年全球人口死亡率低于25‰(4/5)

  至于其它任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问题不大问题不大!小case!”

  楚轩舒了口气往小沙发一靠,心中暗喜自己那么快摸明白过任务的窍门。

  然而这小股兴奋劲持续没多久,屏幕上黎山国的位置冷不丁冒出一个红色感叹号,点开一看,好家伙居然内战了!

  楚轩有些纳闷,都太平盛世不愁吃不愁穿了,咋还会有人闲着没事起兵打仗呢?

  而且人数规模还不小,双方交战兵力加起来有将近四十万规模呢!

  楚轩清除记得任务栏有一项任务是“连续10年战争死亡人数低于50万”,现如今已经保持了七年战争死亡人数控制在50万以内。

  今年,也就是新历260年,截止10月21日全球累计死于战争的人数已经突破40万。倘若这场仗伤亡惨重一点,保持七年的记录怕不只能推倒重来了。

  “这特么就是给我添乱啊…”

  楚轩点击“了解详情”,才知道原来内战爆发的起因与底层老百姓无关,全是皇室内部的皇位之争。

  新历260年9月13日,黎山国第二王朝第三任皇帝汤珈暴病驾崩,由于事发突然汤珈还来不及指定继承人。

  汤珈死后他的五个儿子都想坐皇帝的位置,于是乎一场残酷血腥的皇位斗争拉开序幕。汤珈的大儿子汤权在朝中威望颇高获得一众大臣的支持,执掌太阳城十万中央军。另外四个儿子则被父亲派往各个地方就蕃,这其中三儿子汤原的势力最大军事实力最为雄厚,他在短时间内就募集一支15万人的军队。不过其中不小于10万人是未经操练的农民。

  看得出来老皇帝汤珈是想着重培养大儿子汤权为继任者,否则也不会单独把他留在都城陪在自己身上。不过在没有指任接班人的前提下,谁都有机会坐上皇位。

  国不可一日无主,长子汤权在群臣的劝谏下于父皇驾崩后的第三天匆匆登基,这么做也是为了打消四个弟弟的非分之想。果真原本跃跃欲试的四弟汤篸五弟汤發听闻大哥登基后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想法,入朝上表臣服。现在就只剩二皇子汤柏和三皇子汤原对皇位仍抱有野心了。

  二皇子汤柏在物产丰饶的雍地拉起13万规模的大军,原本他打算将兵锋指向太阳城登基的大哥汤权。后面听说汤权从北境调动5万精锐骑兵到京城戒严,又听说隔壁三弟汤原也要和他哥几个竞争皇位,转念一想干脆挑软柿子捏,先把三弟这个竞争者干掉再说。

  只要吞并了三弟汤原所在的梁地一带,自己便也有了同朝廷叫板的实力,就算到时候推翻不了大哥的江山凭借占据雍梁两块大地盘自己也能割据称帝了!

  岂不美哉!

  想法是挺美好,然而现实是汤柏所率的军队被汤原的梁军打得落花流水,本人也在战斗中被俘,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雍地也为汤原所据。

  收编了二哥汤柏的残军之后,梁王汤原麾下军队迅速膨胀到23万之众。而此时都城的守备力量也才15万。汤原觉得夺权的时机已经很成熟了,在经过数日整顿之后亲率23万大军挥师北上,一路攻城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