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跨时代的战术(2)-第2/3页



  黄千户揉了揉双眼,在确定不是眼花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拽紧缰绳。

  一同看到了前往数百米开外那塞北荒漠中黑漆漆一片人影时,跟随在黄千户身后的锦衣卫精锐们,都不等黄千户命令,一个个也连忙拽紧缰绳。

  人马过万,无际无边。可眼前数百米开外那些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阵。恐怕不下数万人之多。

  “不是说‘庆王府’三卫只有六七千人么??怎..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千户惊恐的暗道。当即连忙招呼来传令小旗,喊道“快点返回中军向指挥使大人跟贾公公禀报..”

  负责传令的小旗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当即毫不犹豫拽着缰绳,操控着胯下战马调转马头,朝着身后相隔一里路程的中军狂奔而去。

  但就在这时,一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前方军阵中响起。

  这一阵阵伴随着白烟升起的轰鸣声,就好似晴天霹雳一般。

  作为锦衣卫,黄千户自然知道这轰鸣声代表了什么。当即急忙吼道“是火炮!!!散开..散开!!!都给老子散开!!!!”

  可惜,黄千户的呼喊注定是徒劳。相隔不到千米的距离。黄千户这六千锦衣卫精锐,又正好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

  近千门数百斤虎蹲炮齐发之下,眨眼功夫。这六千锦衣卫精锐,便被从天而降的开花弹覆盖。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近千枚开花弹落地爆炸开来时,地动山摇的声响火光冲天。完全被覆盖了的这六千名锦衣卫精锐们。连人带马被纷飞四溅的弹片撕碎。

  在这冲天火光之中,人仰马翻战马哀鸣。整整六千锦衣卫精锐,愣是被这几乎全部覆盖了的炮火齐射,死伤七成。

  紧接着,早已准备就绪的两万轻骑兵,则在杨震亭、张天恒的率领下。兵分左右,如同两条巨龙一般,朝着那幸存的两千多名锦衣卫冲来。

  与此同时,由三千锦衣卫精锐、三千东厂精锐混编而成的中军。也被左右两侧上坡上突然出现的上万名手持遂发火枪的‘火器营’精锐给打懵了。

  左右两侧山坡上,居高临下的一万名‘火器营’精锐。一个个端着遂发火枪,按照平日里训练的三段式射击。不断扣动扳机。随后又将手里的遂发火枪递到身后,接过另一支装好火药、弹丸的遂发火枪继续射击。

  经过辛玉洁按照‘朱鼒凡’的思路,多次改良后的遂发火枪。不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射程达到了300米。花生仁大小的弹丸,能在百步内轻易射穿三层铠甲。

  山坡下这几千人马,完全就成了活靶子一般。

  贾报国所乘坐的那辆奢华的马车,早已被横飞的弹丸射得千疮百孔。好在一直与这辆马车齐行的玄武刚才反应及时,一把将马车内的贾报国拽了出来。要不然,就这么一会功夫。贾报国也会连同这辆目标最大的马车变成马蜂窝。

  跟玄武一同趴在马车下的贾报国此时已经没了主意。原以为,带着圣旨恩赐的厚礼。以及贾精忠开出的许诺前来。与‘朱鼒凡’这位庆王之间,至少还有的谈。可谁想到,对方连面都不见,连谈的机会都不给。

  “怎..怎么办。兄弟..咱们怎办..”惊慌失措的贾报国口不择言道。

  作为发明火药的老祖宗,唐代便在军队中装备了突火枪,到了宋代更是在唐代突火枪的基础上改造出了更加便于携带、射击的火铳。

  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玄武对于火铳自然不会陌生。但如今的明军,依旧以冷兵器为主。尤其是锦衣卫,对于这动静不小的火铳而言,更加喜欢悄无声息的手弩。

  在此之前,纵观明之一朝。从未有人如此大规模的将火器使用在实战之中。终其原因,除了火铳装弹缓慢造价高昂外。另外一点就是精准度差。难以像弓弩这般形成持续攻击。

  跟贾报国一起趴在马车底下的玄武,心中已经后悔不已。悔不该一同来塞北。更加后悔不应该听信贾报国那请李铁齿算命后的破解之道。把超过半数的锦衣卫精锐都带了过来。

  前面传来的那地动山摇的轰鸣声,玄武已经确定。六千锦衣卫精锐组成的前军。恐怕也报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