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就是这么狂



    穿着如此特别,各方在长安都有眼线,想不被人知道行踪是不可能的,且姬十一就是大摇大摆入的城。最先派人来的是长孙无忌,令长子长孙冲只身前往蓝氏玉仙阁,不仅没见到人,却被蓝姨臭骂了一顿。

    “当初没让你去洛阳,小二兄弟还在稚气呢。放心,挨点骂都是小事,骂就是疼爱,冲儿勿忧,待会儿多多敬酒便是。”长孙无忌早已准备好一切,也是得了太宗之令,认为姬十一不过是装冷酷而已,当即令人准备好酒好菜。

    不想马周再无端陷入毫无关系的纷争,也是想着他应该有更好的平台去施展才能,刚入夜,姬十一便带他去了长孙府,问罪是必须的,也是故意的,将近一年未见,很快就和好如初,情义更浓,酒酣之后就推荐他入朝为官。

    马周也是喝得几近不省人事,大笑道:“起初,马某不过是个小小的助教,得庄主和郑夫人不弃,才能在洛阳活下去,虽然不才,可站在朝堂之上,非近臣、重臣不可授也。”

    孤身一人,贫困潦倒至极,还不懂人情世故,怪不得连个助教都当不好;当个县令,还得小二兄弟帮忙断案;忙了半天的洛阳花会,又得赵王妃帮你善后。长孙无忌并不知他为洛阳付出了多少艰辛,熬了多少个通宵,只觉得此人言行放浪,不可委以重任,仅仅是对姬十一的脾气而已,却笑道:“四哥虽然位居一品,但只是散官而已,一直都听兄弟之言,不敢有半点越权行为,恐怕……”

    恐你个鬼!姬十一拍案而起,怒道:“谁不知道四哥最忠于大唐,为国举贤怎么就推三阻四的,丑不丑啊?”

    马周海量,既是试探,也是姬十一辞去洛阳王之故,不想二人都为难,直接趴下了,却死死拽住其衣角。

    长孙无忌不知,只当他最多是失意的酒鬼,却依旧令人扶他去休息,屏退众人后,半笑半严肃道:“兄弟也太自大了,万一皇上不听劝,那该如何是好啊?”

    姬十一晃晃悠悠的,一屁股坐在他身旁,装傻,摆出奸商的嘴脸,只说太宗反复无常,想奇货可居,又不想把九江公主给嫁出去了,把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必定是太宗的主意,害得自己有功不能嘉奖,没了洛阳王不说,还得来谢罪。

    因为回信中就专门提到过,明显出尔反尔的是他,竟然把过错都推到太宗身上,长孙无忌肯定不能忍,猛地一站起来,只顾自己喝闷酒。

    “当初就没哪个公主看上小弟,皇老爹那么疼爱自己的儿女,岂能让二哥这么匆忙就定了大事?也没听说义兄娶义妹的,对不对?再说了,有四哥在,一定能摆平的。”姬十一再次举杯,见他还是背对着自己,瞬间怒道,“你个要死不死的,之前怎么不劝二哥,现在凭什么怪我?”

    外戚干政和异姓封王几乎都是皇帝的大忌,你能劝我请辞尚书右仆射一职,我岂会怪你?断然不会,只是你这改名改姓的,事先一点招呼都不打,皇上的诏书又该搁哪儿呢?长孙无忌最苦恼的是这事,真后悔自己的嘴巴太严实了,叹息之余,忙与他一饮而尽,便去了书房,拿出了一份李正宝的死亡卷宗和一封家书。

    连年的征战,加之北方恶劣的天气,就算能安乐度日,他的身体已经被拖垮了,稍不留意,一滴尸毒也足以致命。见到“腐虫”和“中毒”等字,姬十一已猜到大概是何故,却道:“四哥还是那么有本事,怎么样,给我的马兄弟一个位置呗?”

    “年前估计不好进言了,来年就办,那位李老奶奶的事情也好办。兄弟怎么就没一点疑虑呢?”长孙无忌真没看重马周,但见他能为太宗举荐人才,还是极为满意的。

    贞观三年,有感于姬十一的诸多功劳,经长孙无忌之请,也是为了安定隋朝旧臣之心,太宗下诏追封李老奶奶为一品诰命夫人,与李圆通合葬。

    “二哥真要杀人,何必偷偷摸摸的,又岂能委辛老哥和冯老哥以重任?得空,还是小弟去安抚归义郡主吧。”姬十一将卷宗和书信都收入怀中,并未有任何谢意。

    明明是你的沁儿,还归义郡主呢?这是闹哪样?还要在我面前玩这一套吗?长孙无忌还是诚恳希望他别惦念着裴棠旻,这是太宗的欲擒故纵之计,并说山两三正与裴家打得火热,又解释道:“裴家的势力是个麻烦,总能搞些掣肘的小动作,掌控的钱粮也不小,这对大局不利,还望兄弟再烧一把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