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踏着朝霞而来的观主-第2/3页



 观主笑着开口,声音里竟然还有几分真情实意。 

 大梁皇帝问道:“魏氏之谋划,都出自你手?” 

 观主坦然道:“魏氏先祖,原是观中一弟子,修行天赋寻常,但脑子还不错,那年天下大乱,世俗难定,我辈修士看着百姓流离失所,也深感痛心,于是便让此弟子下山入世,花了数年,在世间有了些微末名声,而后助人平定天下,从此才有魏氏之说,他们既已经沾染尘世,那便再不适合修道,便就此留在了世俗中,至如今,已经有无数年之久了。” 

 此后王朝更迭,魏氏仍在,他们如同河中一石,任由河水奔腾流淌,但他们却没有任何改变,一直在原地。 

 大梁皇帝笑道:“此后的史册上,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想来都有魏氏和你们的手笔。” 

 观主也不遮掩,淡然道:“世间万物,不变即是最好,像是陛下这般,求着变化,怎知变后的世间会是哪般?” 

 大梁皇帝说道:“你站在最高处,自然不求变,但在尘埃里的,总不能一世都在尘埃里。” 

 “本是尘埃,何必去想天空如何壮阔?” 

 观主平静道:“说实话,贫道佩服陛下,陛下武道修为,亘古未有,陛下雄心也远胜那史册上的众多所谓的英武帝王,但贫道和陛下,始终站在一条河流的两侧,只能对岸而立。” 

 “陛下宛如一阵狂风,风起时,尘埃自然也能看到天空景象,但陛下这阵风若是消散,尘埃始终会坠地,如此一来,陛下起这阵风,又有什么意义?” 

 大梁朝有一个陈澈,是大梁朝的福气,若是只会出现一个陈澈,便是大梁朝的祸端。 

 大梁皇帝笑了笑,不以为意。 

 观主沉默许久,才继续缓缓说道:“贫道知道陛下心志坚定,言语不能改,所以今日,只好请陛下和这个世间作别了。” 

 大梁皇帝依旧坐在龙椅里,看着眼前的观主,说道:“就你一人?只怕过些时候,痴心观便要再选出一个观主了。” 

 观主笑道:“陛下纵然境界高妙,但也不见得能稳胜贫道,之所以如今只有贫道一人,是想和陛下一战,以不求遗憾,之后自然还有手段,陛下勿怪。” 

 大梁皇帝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当初他从北境归来,在回到神都之前见过这位观主,当时大梁皇帝和妖帝一战之后,又和几位强者有过一战,状态堪忧,那个时候观主出手其实是最好的时机,但当时观主不知道在想什么,最后并未出手。M.. 

 如今大梁皇帝虽然已经前后动手杀了两位忘忧尽头,但状态比起来当年,只怕要好太多,观主反倒是有了出手之意。 

 其实不管怎么看,观主的选择都算不上好。 

 大梁皇帝说道:“以车轮战朕,将朕消耗至死吗?” 

 观主感慨道:“陛下,今日之事,最好的选择其实还是在陛下一人身上,何必牵扯那么多人进来?” 

 大梁皇帝没有说话。 

 观主说道:“既然陛下不愿,贫道亦不强求,但想来到了最后,还是会在贫道和陛下之间。” 

 “如此也好,朕也想看看你这位方外领袖,到底会不会死。” 

 说着这话,大梁皇帝缓缓从龙椅里站了起来。 

 观主安静地看着眼前的大梁皇帝。 

 虽然不知道观主的心思到底是什么,但今日之事,本就需要动手才能解决,大梁皇帝也没有多想。 

 既然要战,那便战。 

 观主深吸一口气,然后笑道:“陛下还想再要这座皇城吗?” 

 他的意思很清楚,若是在此地一战,那么皇城会尽数毁去。 

 大梁皇帝则是毫不在意,“再建一座皇城不是什么难事。” 

 观主明白了大梁皇帝的想法,不再多说,只是缓缓摊开手,是个请字。 

 大梁皇帝看着观主,缓缓从石阶上走了下来,一边走,这位皇帝陛下一边说道:“好好看。” 

 不去别处一战,而只在皇城,自然是为了让人好好看。 

 这话自然是对陈朝说的。 

 陈朝没说话,只是看着那位观主。 

 …… 

 …… 

 世间的忘忧尽头不算多,但真正站在山巅的其实也就寥寥数人。 

 观主无论声名还是境界,都极为靠前,而大梁皇帝作为一介武夫,走到如今这境界,更是从未有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