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素寺-第2/3页





    陈昼锦把腿从桌上挪下,他有些自得地说道:“这我知道,我特地去找丁府的下人打听过了,这帮和尚是潭州城外天素寺的僧人,他们这回来的是方丈妙相上人和监院妙法上人。”

    “正副两个头头都来了,他们是玩真的咯?天素寺,这又是什么寺庙?”刘启超来之前将荆湘术道比较出名的宗派都背熟了,并没有天素寺这个名字,倒是出身这里的翟得钧眼里闪过一丝精芒,只不过没有被其他两人看到。

    陈昼锦清咳一声:“这个天素寺倒也算历史悠久,已经建立数百年有余……”

    “不对啊,建立数百年之久的寺庙,应该也有些名气啊,为何我不曾听过任何人提起过?”刘启超伸手打断了好友的阐述,好奇地问道。

    陈昼锦也不在意,他轻笑一声:“这天素寺平日里香火旺盛,却很少插手术道之事。所以他们在术道名声不显,倒是民间的口风不错。”

    “原来是这样,那天素寺的实力如何?”刘启超问出了他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天素寺的和尚只是光会念咒吃斋,那来多少人也不过是添乱罢了。

    陈昼锦微微蹙额,他伸手挠了挠后脑勺,用一种不大肯定的语气说道:“嘶……这个我倒是不大知道,天素寺很少在术道走动,对于他们的底蕴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从他们这次出动的队伍来看,应该不是那种糊弄愚民的假和尚。”

    “这次除了妙相、妙法两位上人,随行的还有十六名精壮武僧,这些人步伐沉稳,气息绵长,显然是修为颇高的厉害角色。以咱们三人的道行,任何一人碰到两个就得够呛。至于妙相和妙法两位上人,恐怕也是道行极深的高僧。以他们目前展现的实力来看,天素寺恐怕隐藏的底蕴不浅。”翟得钧在一旁插嘴道,他遇到天素寺一行人时就在默默观察着对方。

    “那就好,那就好,总算添加一份战力,也算减轻我们的压力啊!”

    刘启超忽然想到了什么,好奇地问道:“那你有没有打听到天素寺为何会不顾张家的封杀令,一意孤行来帮助丁府,别跟我说这是因为丁为民许诺了不少钱财的原因。”

    陈昼锦看了他一眼,朗声道:“这个我倒是打听到了,据丁府的下人所讲,丁公子自幼体弱多病,有医者提出他需要一套上乘的中和内功为其护体,而天素寺的方丈妙相上人听闻之后,便奉上一篇寺中珍藏的高阶内功。于是丁为民顺势让自己的儿子拜妙相上人为师,虽说只是挂名,可也有师徒之名。这次大概是为了替自己的徒弟出头吧。”

    其实这个理由陈昼锦自己都不信,光是有师徒之名,就会不顾张氏家族的封杀令?这背后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刘启超略带疲惫的神色,半躺在一床锦被上,没多久竟发出轻轻的鼾声。陈昼锦和翟得钧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苦笑一声。

    与此同时,丁府正厅。

    丁为民捧着一杯香茗,用杯盖抹去飘在茶水上面的茶沫,轻轻呡了口,对着坐在下首的两位老僧恭声道:“两位上人,请喝茶。”

    妙相上人如今七十有余,两条长长的白色寿眉,面容清癯却又带着红润,颔下三缕长髯随着主人的动作而微微摇晃,一身裁剪合体的大红袈裟,尽显一寺之主的风采,他手里还不断转动着一串佛珠,丝毫看不出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而他的师弟,天素寺的监院妙法上人,则是体态雄壮,虎背狼腰,紫红面皮,一圈络腮胡须倒有几分江湖气息。他托着一只紫金钵盂,右手掐动着串紫檀念珠,不断低声诵佛。至于他们身后,则负手侍立着十六名精壮武僧,这些人气息绵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如同泥塑的佛像,就连隐藏在暗处的丁府几大高手,也都暗暗点头。

    “阿弥陀佛,丁大人客气了,这次老衲师兄弟来,正是为了令郎之事。”妙相上人也呡了口清茶,淡笑道。

    “唉,若非张氏家族下了术道封杀令,我也不愿意烦劳两位上人大老远的赶来。”丁为民手中的茶杯热气氤氲,将他的脸大半都掩于其后,只有其饱含抱怨和不满的声音不断传出,“偌大的荆湘术道,居然无一人敢上门救人,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