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贵族的没落-第2/3页





    夏侯战点点头,并不否认。

    “当时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说法,还有许多的附属国,比如宋国等,许多的国家存在。他们不是皇帝,可能是王,可能是一个贵族,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领地,可以做任何的事情。你既然熟读你们的历史,那我问你,那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他回忆史书上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大概都是用“诸子百家”四个字来形容的,意味着当时民间的思想极为丰富,各成一体。“子”乃是尊称,比如老子、孔子等,那时有百多位之多,而秦后,却没有一个。

    “最大的特点是民间思想没有限制,丰富多彩。除此以外,还有不得志的官员可以去其他的国家任职,打仗国家的子民可以迁徙到安宁的国家。而秦朝完成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让以前可能存在的一切就变得不可能。”

    里皮拍拍手掌,表示对他的赞赏,“你毕竟年少,能够看清这些,已经极为不错!我研究你们帝国历史二十载,看到的,可远不止这些。我再问你,秦朝前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秦朝前没有中央集权,各国为政,语言计量都不相同;秦朝后,建立了中央集权,语言计量等都被统一了。”

    “不,你说的都是表面的,大家熟读历史都能说得出来的。我们看问题,研究问题,应该深入进去,发现问题的本质。我认为,历史以秦朝为分水岭,前后最明显的不同,是贵族的消失!”

    夏侯战大惊:夏侯家族不就是贵族么?他的伯父不是伯爵么?难道这都不是贵族?他在心中质疑。

    “我知道,现在你们的皇帝也封王封爵。但是,那些有爵位的人就是贵族?”里皮说到这里,神情有些不屑,似乎对帝国的那些伯爵、亲王嗤之以鼻。

    “贵族的地位,你记住,是来自血统,而不是来自皇帝或者国王的封赏!因此,贵族的权利不能随意侵犯,他们的领土更不能随意剥夺!贵族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甚至可以与国王分庭抗礼,对最高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他两眼注视着女神,但眼里出现的不是女神,而是一片自由的天地。

    “秦始皇南征北战,灭六国,大肆杀戮各国的贵族阶层。即使没有杀戮,那些存活下来的贵族也被流放到偏远地区。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乃是因为贵族在当时百姓的意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只要贵族振臂高呼,便能够‘一呼百应’。所谓“楚虽三户能亡秦”,充分说明了贵族的号召力。

    但是秦朝建立后,没有贵族阶层。天下的所有东西都是归秦始皇的个人所有,所有人都是他个人的奴隶。

    哪些人是贵族呢?贵族应该是怎样的呢?比如灭亡秦国的项羽,他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楚国的贵族,姓氏就来源于封地项地。当年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六国贵族为王,而不是和秦始皇一样采取中央集权,乃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贵族,他代表着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即使是后来兵败,乌江自刎,亦是从容。他就是真正的贵族!”

    “里皮,那什么又是贵族精神?”夏侯战有所感触,但不知其意。

    里皮沉思了一会,没有给出肯定详细的回答,“贵族精神,它本身是很笼统的,难以表述。不同的贵族对贵族精神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但是绝对是大同小异的,他们有着一套大致相同的贵族行为约束自己,标榜自己。”

    “那你觉得,我帝国没有了贵族和有贵族,区别在何处?”

    “我记得有个人写过类似的文字,非常的精辟,是这样的:贵族政治者,虽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旱敌也。贵族政治,固有常为平民政治之媒介焉.......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相当之权利.......后平民亦能以之为型,以之为楯,以彼之裁抑君主之术,还裁之,而求得相当之权利,是故贵族政治之有助于民权者......”

    夏侯战听明白了他这段话的意思。如果说帝国的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子民的权力是跷跷板的两端,那贵族就是跷跷板的支点。皇帝的权力过大时,贵族这个支点就会倾向子民一方;反之,则会倾向于皇帝。所以,贵族对于皇帝和子民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