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做奴隶-第2/3页





    “依您的意思,只要过了南迦巴瓦峰就可以了?“

    老大爷见得他好像很开心,一阵无奈,摇摇头说到,“后面的路我就不知道了,帮不了你们。“他走到一个角落,翻出几个饼子,递给夏侯战,“孩子,大爷我也没其他的,送给你路上吃吧。唉,要是实在走不通,就回家吧。谁家的父母愿意小孩独自在外哪。“

    夏侯战很感动,父母的确是这样。“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的都是父母的关切心情。

    但是人就会有一颗好奇心,或觉得外面的世界新鲜,或想要闯荡江湖,让自己多收获一点经验、知识、名利。夏侯战自然在其中。

    他接过老大爷手中的饼子,心中五味杂陈,“老大爷,我会在婆娑国待久点,想尽办法一定帮你找回失落的儿女!“

    他怕自己再待下去就要哭了,赶紧夺门而出。安贝紧紧地跟了出来。没多会儿,两人的身影就消失在茂密的森林中。

    老大爷撑着门柱,叹息不止。

    林中湿漉漉的,到处都是落叶和枯枝;清晨的日光星星点点,缀在地面上。不知名的鸟儿,偶尔走在地面上,偶尔飞在树枝上,小脑袋灵动着。偶尔两人也会遇到獐子什么的动物,但没有伤害它们。

    “大哥,我们去哪帮老大爷找人?“安贝折下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咬住。

    “我现在也没有头绪。不过老大爷说了,他的一双儿女是被婆娑国的边境士兵抓走的,想来是要带去作奴隶的。那么,肯定有个固定的去处。“夏侯战神秘兮兮地笑着,“这几日我观看佛教事迹一书,对婆娑国产生兴趣。既然来到了别国,我想在这待上一年半载。不如,我们也作回奴隶吧。“

    “哈哈,大哥有这样的兴致,我也同意。品味人生百态,才能体味人的真谛!“

    两人悠哉地走在林中,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高耸的山峰了。山峰直刺天际,白云缭绕在山腰处;在往下,则是漂浮着水雾。一会能看见瘦石嶙峋,一会能看见青色的丛木。果真如同老大爷说的,看不清面目。

    “我虽然没有游历过山水,但这座峰的确不同凡响!就凭这样烟雨蒙蒙的美感,耸入云霄的气势,说它是神的聚会场所,当之无愧啊!“夏侯战点头称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安贝却是没什么,在他看来,似乎这就是一座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在前头披荆斩棘,要找出一条路来。

    夏侯战急忙唤住他,“安贝,此处定然有大道,否则他们怎么过来这边。不过我们也不需要特意去找,且看我的。“他眨了眨眼睛,忽然高声吟唱起来。

    “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他朗诵的是前朝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采。

    安贝不知道李白这人,更不知道这是李白的诗,只觉得畅快无比,抚掌称好,“大哥,这是你作的么?当真气势恢宏,不拘一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