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时变化祭往相-第2/3页





    傍晚时刻,罗道士已经带着周鸾回到了大兴安岭的老家,天上的星辰格外明亮,罗道士望着天上的星光,手指在雪地上划着奇奇怪怪的图案,划完又随后抚平接着再划如此反复九次,周鸾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小脸蛋冻的通红,罗道士九次过后并未得出什么结果,对着明亮的星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白气如柱吐出一米高后缓缓消散,周鸾看的有趣也有样学样对着星空长长吐口哈气,罗道士看到周鸾天真的模样,脸色缓和,牵着周鸾回屋去了。

    四月四日清明时节京师重地一片潇寂,四月的春风刚刚回暖,路上的行人全部面目严肃,不见丝毫笑容,整个京师的气氛都是沉重的压抑,老人只要还能走都迈着坚定的步伐手里拿着挽联不让人扶,年轻的抬着花圈,滚滚的人流朝着京师核心之地某广场及四周汇集着,抬眼望去如同海纳百川.

    广场正中央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石碑,滚滚人流以此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上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刻字气势恢宏,石碑四周摆满了花篮,挽联,花圈,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周相的相片,都是悼念周相而来的。

    人群越聚越多,很少有人大声喧哗,都是小声交流着,纵观国内外历史声望和尊重能达到周相这种程度的屈指可数,沉重又悲痛的气氛酝酿着,有人小声的哭泣着,偶尔还有人咒骂两声,也不知道骂的是谁,更是不敢大声。

    庞大的群众群体悼念周总理,广场的警察们都是如临大敌,人实在太多了,警力配置和这庞大的人群相比完全不成比例,他们也只能心里抱怨着上面派的人不够。

    广场东城门处一个黑衣僧人静静的站在那里,神色复杂的看着某广场那庞大的追悼人群,身后跟着两个身穿绿军装的军人,双手自然下垂,锐利的目光时刻打量着四周的人群,在他们的眼中人多就是危险源之一。

    “天无常势,月有圆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善谋着狭路相逢,先手者胜!”黑衣僧人复杂的脸色恢复平静,低沉的嗓音说着谁也听不懂得话,抖了下袖口,黑衣僧人坚定朝着某处场所而去,再也没有回头看追悼的庞大人群,再也没去看那座耸立的石碑,身后的两位年轻的军人连忙跟上黑衣僧人的步伐,至于刚刚黑衣僧人说的那些话,他两压根听不懂,就算能听懂,也要当做没听到,那个年代愚蠢的人死的快而且还没有价值。

    漫长的追悼一直持续着,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压抑又沉寂的气氛持续到午时,有人拉起了大大的横幅“若有妖魔兴风作浪,人民愤起灭豺狼”,冥冥中触动了某中序幕,越来越多的横幅被拉开。

    “学习先烈抛头颅撒热血视死如归,敢与妖魔争高下,怀念总理为人民光明磊落,誓将遗愿化宏图!”男女老少都有,女人与学生拉着大大的横幅,目光中带着某种憧憬。

    大幕的徐徐拉动,沉寂的气氛缓缓散去,广场的滚滚人群开始变得人声鼎沸,越来越多的人拉着横幅喊着口号,各行各业不分彼此手拉手大声喊着口号,甚至有穿军装的老兵扛着五星红旗。

    广场的警察全部出动,还有其他地方的警力抽调着,就这样也是杯水车薪,所有在场的警察都忙的满头大汗,体质差些的嘴角已经急出了血泡,如此也没人敢懈怠咬着拼命维持的秩序。

    一直忙碌到晚上,汹涌的人群才慢慢散去,维持持续的军警这才有口喘气的时间,累的虚脱的直接躺倒在地上只求休息一会,几个不惑之年老警察看着躺倒着地上的年经脸庞,互相对视一眼均露出苦笑,他们知道这还只是开始,明日任务恐怕更加艰巨,也不知道这些年轻的孩子能否熬的住。

    身心的疲倦几个老警察也坐在地上休息,刚刚休息片刻上面新的命令已经下达要求清理现场的花圈和横幅,听到命令的瞬间,不管是坐在地上还是躺在地上的警察全部楞住了,年老的几个警察互相对视着,冷汗顺着额头流淌着,看着广场上还未散尽的人群,全部头皮发麻,尤其是几个年经的警察嘴唇突突的哆嗦着想说什么着又不敢说,只能用求助的目光去看几个老警察,所有人都明白这道命令会在明日掀起滔天巨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