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因为时间紧迫,  实在耽误不得,几个被选出来的南江书院的学生,次日就去京郊大营报到。

  这让亲自接待他们的安明忠还在暗自怀疑,  是不是上面对他们起了什么心思,  才会又派几个南江书院毕业的人来京郊大营。

  听到他们主动提出要被分到乐阳郡主那边,  乐得做顺手水情,  安明忠立刻招来亲卫将,  将他们都给送到乐阳郡主所在骠骑营。

  看到又被来的七个人,  都是她本认识或者脸熟的同学,  李常欣有些意外。

  “白晋山,  你们怎么也来大营了?”

  见周围有外人,被点名的白晋山憨笑着回道。

  “郡主,是这么回事,  我们几个呢,眼看考科举是没指望了,  来京里后,听老同学说,像我们这样的白身,  要是皇上那边用不到,  就只能去参加吏部大考,  从底层官吏做起,  很难晋身。”

  “就求……人帮我们出出主意,  人家说,  来大营也是一条出路,  若能混些功绩,  得个出身,  将来会比较好安排。”

  自己最喜欢的军营,  竟然被这些人视为晋身之路,一副不打算在大营长期干的架势,正为故人重逢感到高兴的李常欣顿时笑容消失,不高兴的抱怨道。

  “真是的,这是谁给你们出的这馊主意,既然来了大营,就要在大营踏踏实实的好好干,好好发挥咱们的一身本事,哪能存着这种心思呢?”

  白晋山笑呵呵的应道。

  “郡主说得是,主要是我们此前没往这方面考虑过,是临时起意来这大营,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这要是能适应,我们肯定就在大营里好好干,不再考虑别的了。”

  听到这话,李常欣才脸色稍霁。

  “这就对了,咱们先在这京郊大营好好练练身手,等过两年,我就带你们去边防,那里多的是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一名身着普通士兵服饰的小兵,但是谁都不会质疑她有没有这资格说这个话,就是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放这位去边疆。

  众人相互介绍一番后,就算是正式接纳白晋山七人的加入,为了庆祝故友重逢,李常欣再次拿出个人出资,让人买回几头猪,当天收拾好给大家加餐。

  趁着旁人都在忙着,李常欣身边没有旁人时,白晋山凑到李常欣身边,借着道谢的名义,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这是我们来大营时,太尊让我转交给郡主的信,皇上知道郡主手上不宽裕,往里面放了几张银票。”

  惊喜来得有些突然,没想到她哥竟然这么快就是这么够意思伸出援助之手,李常欣顿时高兴到脸上都泛光,迅速接过信道。

  “对、对,我实在是太不宽裕了,这里的人太笨,在我之前,都不知道自力更生的道理,想要吃顿好的,都得我像这样自掏腰包,真是太不容易了,多谢了。”

  先伸手抽出银票瞧了一眼上面的数额,再结合那厚道,让李常欣激动到快要飞起,匆匆道过别后,就快速跑回自己的营室。

  好久没与家人联系过,李常欣担心自己看到祖母的信,会忍不住淌眼泪,那样会有损她的威严,肯定不能就这么当着别人的面看信。

  回到营室中后,迅速看完信中的内容,之前的高兴与激动已经一散而空,李常欣已是满心怒火。

  乡下长大的孩子,与从小生长在富贵乡中的孩子不同,他们更清楚种地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对原州百姓将要面对的巨大危机更为感同身受,对那些导致这场危机的贪官污吏更为痛恨。

  直到将情绪缓和好,又将那封信给烧掉后,李常欣才若无其事的走出营室。

  她知道对她本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几个月的努力与坚持没有白费,总算让她祖母与安常煦看清了她的选择,所以他们才会给她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