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陈凤琪有些意外,  不知道她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为什么对方还是不愿放弃,还说要等着他们一起进京。

  她不是不惦记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子,  可是她比谁都清楚安常煦的心机能力,  从他相继考取会与状元的表现上看,  她其实还有些低估了对方,  毕竟她没有插手玄隐先生对他的教育。

  事实证明,  玄隐先生果然名不虚伟,  将科举一道研究得极为透彻,  才能教出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状元。

  也就是说,  除了她知道的那部分,安常煦还拥有她不了解的本事,且是让她自叹不如的本事,  这样一来,陈凤琪不认为自己上京能帮到对方。

  毕竟阳阳就算现在改回安姓,  他依旧与南江书院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他拥有皇位正统继承人的身份,双方可以彼此相互成就,  没必要非让她出面。

  至于说年龄问题,  她可没教安常煦见人年长,  就要尊老,  他要是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因为人家年长,  就受制于人,  那就是愚蠢,  她去了挽救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  陈凤琪并不认为自己有上京的必要,  她这辈子的身体已经年过五十,将要开始衰败了,她要留在李家庄安静的养老,可不打算临到老,还要去京城那等地界为子孙劳心劳力。

  不置可否的送走赵内侍一行人后,陈凤琪才打开孙子孙女的信,先看的是阳阳的,看他在信里讲了下自己在京中的心理历程,明确表示自己很期待家里人都能去京里,可以一家团聚的愿望。

  陈凤琪看完无动于衷,哪怕对方的言语之间透着发自内心的思念、关心与期待,可是做人嘛,哪能为了一己之私,就想凭借某些关系绑架其他人呢?尤其还是想要劳动她这年过五旬的老人家。

  这小子还是太自私了点,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点欠教育。

  放下安常煦的信,陈凤琪才打开李常欣的信,那个一被放出去,完全就是一匹脱缰的小马驹。

  每次来信,讲的都是她又见到什么新奇物件、吃到什么美食、买了什么东西等内容,为了能让她共享那些快乐,讲得都很细致,每次都有好多页。

  这次也不例外,就是讲得内容有些不同,例如,她已经知道李成锋不是她亲爹,也不是她祖母亲儿子的事,还猜到她那亲爹应该是犯了什么大错,才会惹怒她这个祖母,害得祖母带着怀着她的母亲背井离乡。

  所以李常欣足足用两页字,抨击她那素未谋面的亲爹,并态度鲜明的表示,她爹永远是她爹,哪怕她像阳阳那样,亲爹是皇帝,她也坚决不认。

  虽然觉得那皇帝办事太不靠谱了点,着急忙慌的赶紧当众认儿子的心态,她还能理解,可他嘴那么快,又当众揭穿她儿子不是亲儿子的事情做甚。

  不过李常欣的这番态度,让陈凤琪颇感欣慰,这能证明,她过去的教育,还是颇有成效的,在这个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大环境中,她能不受影响,没有执着于那点血缘,而是理智的分析出这些接近真相的内容。

  接着看后面的内容,陈凤琪就不高兴了,京中那些人想要拉拢安常煦,却因安常煦不是要去上朝,就需进宫接受康平帝的加急培训,大多时候都找不到人,就想从李常欣这里下手。

  轮着以各种理由举办各种聚会,给李常欣下帖子,基本还都是些在京中极有头脸的人家,怕给阳阳惹来麻烦,她还不能拒绝。

  虽有邵丞相家的大孙女从旁带着,悉心指点她,也经常会因言语或是行为失当而受到别人的嘲笑,那些人都两面三刀得很,让她很生气,可是明明是那些人不对,到头来,就因为她脸色不好,那些人就认为都是她的错。

  阳阳虽然出席那种聚会的时间少,但他不管是在参加一些聚会,还是上朝的时候,都会被特意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