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这话竟然出自他祖父之口?

  张文谦一脸的错愕与不敢置信,  他怎么也无法相信,他这位都快被文坛奉为文圣的祖父,竟然能说出这种话。

  就算他早知道祖父并不是世人以为的那种传统大儒,  可他祖父素来是个克己尊礼的君子,  说话做事虽然并不迂腐,  却是对他对别人,  从无虚言。

  这样的人物,  怎能漫不经心的说出假做真时假亦真的话呢?

  玄隐先生有将自家孙子一脸信仰坍塌的崩溃反应看在眼中,  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后,  才接着说道。

  “你要记住这次的经验,  这些才是真实的世情,我们学到的那些,且在传承的那些,  包括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古往今来的人与事,大多都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知道,  让我们传承的,这才是这真相。”

  “你若不能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以谦虚的心态好在这南江书院中学习并融入,  将来你就安心留在书院里,  好好当个只能教人考科举的先生。”

  对未来怀着雄心壮志的少年闻言,  心中实在有太多的疑惑与不服气。

  “祖父,  这些与您从前教我的,  不一样啊?”

  玄隐先生正色道。

  “所以我已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  现在正在努力纠正你的思想,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与事,  都无法用好与坏、黑与白来分辨,  我们只能在确定自己持身正的情况下,  学会以理智的中产态度,去分析与对待好坏、善恶、黑白之间的部分。”

  这些都是高显这几年跟在东家太太身边,学习并领悟到的一些经验,若非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情足够深,对方绝对不会这般倾囊相授,让他从中获得许多感悟。

  尤其是在教养后辈方面,身为长辈,就算是玄隐先生,也不能免俗,打小就按照圣贤书中的内容,重点教孩子仁、孝、礼、义、信,致力于将对方培养成一个君子。

  这样教导下来的成果,也的确很喜人,他的孙子年少成员,学识优秀,性情还很谦和,得到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这曾一度让玄隐先生感到很自豪,自认将孩子将得很好,可是来到这南江书院的短短时间内,有了那些非常务实的南江书院学生做对比,他已经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由他一手教养出来的孙子,最欠缺什么。

  东家太太曾跟高显说过,一个过分理想主义的人,适合做研究,也适合教人知识,却不适合仕途,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东家太太虽然不通诗词,也不耐烦读圣人书,更不擅长书画,也没兴趣学,可是神奇的是,她说话做事都自成章程。

  教养孩子也很有一套,从不会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对孩子隐瞒这真实的现实与世情,总会耐心的为孩子分析他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告诉她的孙子孙女,人性复杂,人心难测,善恶往往只在一瞬间,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清醒与理智,不要人云亦云,却要做到看破不说破。

  人都重利,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那样会为自己树敌,招来嫉恨与不满,也不要做出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讨好别人的行为,那样做的结果,不仅讨好不了别人,还会让人得寸进尺,认为自己软弱可欺。

  玄隐先生极为认可的观点,但他从不曾这般教过他的孙子,所以他的孙子虽然也是在乡野长大,却是个只会读书考科举的典型读书人,不通世情,活得十分理想主义。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打碎他孙子脑海中的某些固有观念,为他重塑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去接触书本与科举以外的真实世界。

  高显与他说过,当东家太太愿意与人坐下来,耐心的探讨问题时,对不同人与事的观点与见解,都角度新颖,看待问题直指核心重点,拥有非常罕见的大局观,让耳目一新的同时,深感受益匪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