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之前是因为李家的家底有限,  才不得不慢慢来,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毕竟李家下属的那些作坊收入,  都是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类的。

  在雇着大量工人的情况下,  每个月的工钱都是一大笔支出,  唯有在积攒一笔钱后,  才敢动一下。

  毕竟搞建设最是费钱,  不想拖欠工钱与材料款,  又没有地方可以‘贷款’的情况下,  唯有在事先就准备好现钱。

  看到那船队东家送来的这份厚礼,  陈凤琪就能确定,对方肯定不会昧下她的分成,所以她在喊出‘扩招’时,  可谓是意气风发,底气十足。

  哪怕那笔分成到得比较晚,  有阳阳被送过来时,附带的那笔抚养费托底,陈凤琪也不担心会出现资金断裂的问题,  当然,  那笔钱若是动了,  她后续一定会给补上。

  确定好扩招学生的计划后,  与之相配套的先生招募计划,  也再次被提上日程。

  除了已经榨不出多少潜力的高院长那边,  陈凤琪还动员书院中现有的先生们,  请他们帮忙联系自己的故友,  不要求一定要有什么功名,  唯一底线就是要有真材实学,  思想不迂腐,不论出身。

  南江书院在聘请先生方面,到底有多不拘一格,不计出身,外人不知道,唯有书院中的那些先生最有发言权。

  这些先生们也最清楚,以南江书院的这种不同寻常得教学模式,在那些思想顽固而又保守的读书人眼中,有多‘有辱斯文、离经叛道’。

  所以他们都很清楚南江书院到底需要怎样的先生,为了维护他们的这片净土,在推荐自己未来的同事时,也会极其尽心尽力。

  等到将船队带回的红薯育成苗后,准备栽种时,看着因肥料施得足,长得特别好的红薯藤,陈凤琪笑得十分欣慰,豪不掩饰自己的好心情。

  因陈凤琪一直以来的态度,高显对这些红薯既觉好奇,也很重视,

  “太太,学生们都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去地里起埂了,就这么这一块地的苗,您却想要栽上几十亩地,恐怕不够吧?”

  最重要的是,看到地上这些爬得纵横交错的藤蔓,高显实在想不出,它们该如何栽种,看着明明已是将要成熟的状态。

  陈凤琪拿出准备好的剪刀,随便蹲到地上,就开始剪藤,同时为对方介绍道。

  “像我这样,将这些藤一截截的都斜剪成这么长,这样的一截就是一棵苗,在栽种时,每棵苗之间,都要保持这么长的间距。”

  如此以来,眼前这片长得十分茂盛的红薯藤,每根都能被剪出十好几棵苗。

  这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有陈凤琪给做过示范后,跟着过来采苗的工人及学生,都可以直接上手,就是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栽种方式,都有些担心,犹豫着不敢上手。

  何柳见状,不解的皱起眉,拿起一把剪刀扬了扬。

  “太太说了要怎么做,我们尽管照做就行,这么简单的活,看看就会了吧,你们怎么还不行动起来?”

  这就是陈凤琪喜欢将何柳带在身边当‘秘书’的原因,不管她有什么指示,对方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不会多话,更不会推三阻四。

  有了何柳带头,剩下的人也就不再迟疑,拿着剪刀都开始行动起来。

  知道那样一小截藤,就是一棵苗,高显倒是不再怀疑眼前这块被精心培育出的红薯藤,到底够不够栽几十亩的问题,他现在更关心这种‘苗’的成活与收成问题。

  不过,还没等他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带着他走到旁边,避开旁人的陈凤琪就已经低声道。

  “高叔请放心,昨天刚下过雨,土壤正湿润,等到它们栽好之后,不用浇水,这些红薯苗就能活得很好,顺利的话,不算人畜都能吃的藤叶,等到九月左右成熟时,可以从土里挖出的红薯块,亩产就可达到千斤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