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收网了-第2/3页





    去年初,在五德号的授意下,明朝的一些商号开始在金国讲故事,参与炒作金国棉价,数位大掌柜直接从南京到洛阳来主持运作。

    半个月前,五德号的总裁陈永华,也从南京赶来洛阳,便宣示这场进行一年多的炒作,终于要结束了。

    此时在五德钱庄河南总号的一间大堂内,间是一张长方行的大方桌,面堆满了各种账目,两边坐着十多个掌柜,陈永华则座在间,听着下面的人的进行汇报。

    “总裁,去年初,在向金国下单炒作之前,我们通过在金国的商号,收购了金国棉花十万担,又从我朝秘密输送棉花十万担进入金国,花费共计一百万银元。”一名大掌柜,站起来大声说道:“在下单之后,我们为了抬高棉价又以十两每担的高价,收购了金国棉花五万担,花费了银元五十万。近期这些棉花,已经陆续以十五两每担的价格,出售给了金国商号,共得银三百七十五万。”

    陈永华心里默算,随口说道,“棉花一项,成本一百五十万两,再减去人工和运输成本,那应该净赚二百二十万两。”

    明朝的手段是先收购一批棉花放在金国屯起来,然后讲一个好故事,与此同时再花一笔钱用来拉高棉花的价格,等金国商人和民间的百姓相信了故事,又看棉价确实在疯长,他们会进场接盘。

    如果接盘的人少,明朝再花点钱,继续把棉花的价格再拉一轮,拉到金国人挡不住诱惑,相信还会再涨,有更多的人入场为止。等进场的人足够多之后,明朝便将事先屯集和后来购买的棉花悄悄出手,让入场的金国商人接盘,自己全身退出这场炒作。

    负责棉花炒作的大掌柜说完,他下手的一名掌柜,随即站了起来,“总裁,染料的运作方式,同棉花差不多,不过因为有棉花和棉布价格拉动,我们的炒作相对简单许多,没用什么银钱炒作,染料价格大涨三倍,这次共计获利金国白银一百五十万两。”

    仅仅棉花和染料两项,明朝获利接近四百万,同陈永华一起来洛阳的掌柜,还有一旁银钱监的官员,脸都露出了震惊和喜悦之色,纷纷交头议论着。

    陈永华对此却十分的淡定,他用手敲了敲桌面,周围立刻安静下来,他则开口说道:“前期对棉布的炒作,到此结束,下面便开始进行收尾事宜。这次金国吃了大亏,必然会采取措施,严查到底,顺裕号、兴隆号、瑞永昌号这三家商号的银钱转移了没有?”

    这三家商号表面是金国商号,实际是明朝的资本,像当初满清资助傅有年在南京办商号,探查明朝的情报一样,明朝在金国也有不少商号,也收买一些金国人。

    王掌柜忙站起来,拱手道:“这三家商号的银钱,在半个月钱,秘密运到了洛阳,目前在关只剩一个空壳子,金国算查到,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陈永华点点头,又看向另外一人,“赵掌柜,关的粮食行情况怎么样?”

    “不出预料,大涨数倍,现在已经到了六两一石。”

    陈永华笑了笑,“我们掌握了多少粮食?”

    “金国对粮食买卖监控很严,虽然我们早开始收购,但是屯集的粮食并不多,只有三十万石。”

    这次对金国出手,是多个方面的,粮食价格的涨可以预判,明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金国对粮食、盐、铁这些物资监管很严格,也不许出关,所以五德号虽然早预判金国粮价会涨,但是却没有屯集多少粮食。

    陈永华沉思着,此次五德号对金国的棉价进行炒作,仅仅前期的棉花和染料净赚三百七十多万两金国白银。而在整个炒作过程,除了明朝赚钱之外,金国最先入场的一部分人可能也赚了一笔,亏损的是沫破灭时还留在盘子里的绝大多数人。

    这些人的损失,不会只是明朝拿入手的三百七十多万两,总共的损失应该在千万两以。

    这么大的财富损失,金国朝廷不可能不出来维持稳定,甚至拯救市场。

    陈永华沉思一阵,突然说道:“告诉那些粮行,少赚一点没有关系,不要与金国官府对抗,让他们跟着市价出售,尽量不要暴露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