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锦衣卫在行动-第2/3页





    时间到八月底,连连失败的白莽不得不承认失败,率领不到两万人,仓皇的退出了缅北。东吁国对缅北反叛武装的第四次围剿,在损失一万人后,宣告失败。

    东吁的军队,一退出缅北,艾能奇便率军回到了孟乃,并开始联络北部的掸族土司,让他们不要在给东吁交税,准备在孟乃建立政权,然后向南夺回掸族的阿瓦城。

    东吁王平达力在白莽败回阿瓦之后,雷霆大怒,收了白莽的兵权,要杀他泄愤,不过被大臣阻拦下来。

    可是叛军杀他一万人,在缅北唆使掸族独立的恶气,东吁王却难以下咽。

    虽然他明知道这是明朝背后操纵,但是却不能去谴责明朝。东吁连明朝支持的叛军都摆平不了,怎么好去把明朝牵扯进来。

    东吁王恨透了这个以卑鄙手段,颠覆他国政权的霸权帝国,他只能咽下这口气,然后组织军队,准备亲自征讨,一定要将艾能奇铲除,稳住缅北的掸族。

    对于东吁国,明朝虽然与他在南洋问题上,有很大的冲突,但是他其实并不是明朝主要的敌人。

    在中原帝国大一统的基因驱使下,明朝最主要的敌人,只有占据关中之地的金国。不灭金国,明朝就不算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本来明朝注意力,还不会落在东吁身上,但是他与金国结盟,那明朝在战略上对东吁的重视,立刻就加强了。

    这直接导致了明朝开始对东吁出手,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军队,而是明朝的锦衣卫。

    除了艾能奇的武器粮草,是王彦命云南巡抚秘密提供的之外,煽动掸族的细作,都是锦衣卫的人。

    东吁王并不死心,想要对缅北进行第五次围剿,但是他没有想到,军队和物质还没准备好,缅北还没有平定,缅南地区的孟族又出问题了。

    东吁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处理不好,就容易混乱,甚至仇杀。

    孟族是东吁近内,人口能排进前五的民族,原来于缅南建立了强大的勃固王朝,曾与缅北掸族建立的阿瓦王朝,争霸四十年,结果哥俩谁也没能奈何谁,反而双方都打得筋疲力竭,便宜了躲在一旁,偷偷发展了的东吁。

    孟族的勃固王朝和掸族的阿瓦王朝,先后被缅人的东吁王朝所灭,最后由东吁完成了一统。

    在决定对东吁动手之后,军队使不上劲,王彦就只能想别的办法,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彦随即便让锦衣卫开始搜集东吁的情报,并对东吁的历史和国内的情况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就发现东吁内部有各种的问题,锦衣卫在得到大批资料之后,为了向朝廷争取经费和资源,便将对付东吁的事情包揽了下来。

    在满清覆灭之后,锦衣卫能分的资源,一下少了大半,为此锦衣卫内部很不满,为了给属下挣个待遇,胡为宗和余太初对东吁的情况研究之后,便找到王彦。

    两人给王彦算了一笔帐,说只要五十万两银子,就能帮朝廷解决东吁。

    王彦对于锦衣卫的提议到是很敢兴趣,不过兵部却不干,因为这等于动了兵部的利益。对东吁动兵,招募军队朝廷要给兵部拨款,采购兵器装备,兵部能从军工作坊手中分得油水,岂能让锦衣卫给搅黄了。

    兵部很强硬,认为这事不该锦衣卫管,可是锦衣卫也不是吃醋的,没几天就搜集了兵部官员贪污的证据,送到刑部和都察院。

    刑部的官员没给啥反应,不过都察院是个清水衙门,谏台的御史们早看这些官僚不顺眼了,一本本的折子往内阁送,最中还是搞倒兵部一个正五品的郎中,两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这下算是给了兵部一个警告,不能你们吃肉,锦衣卫连汤都没得喝吧。

    最终这事在胡为宗与陈邦彦,还有五德号的总裁陈永华见了一面之后,兵部的反对声才落下来。

    锦衣卫得到了五十万两的经费之后,便开始在东吁布局起来,艾能奇只能算是北线的棋子,而除了北线之外,锦衣卫还有南线。

    他们的目标就是扇动北面的掸族和南面的孟族反抗缅族的统治,只要南北两个方向都乱起来,那东吁国岂会还有精力去与金国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