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破敌兵,斩杀许贼-第2/3页





    许定国的亲卫道也忠心,一个个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被摔得吐血的许定国,将他围在中间,抽出战刀将他保护起来。

    “许贼!还不束手就擒!”王彦骑着战马,手中战刀指着许定国,厉声喝道。“是要吾,亲自动手么?”

    许定国从战马上摔下,不知断了几根肋骨,疼痛让他表情扭曲,同时也让他头脑变得清醒。事已至此,许定国知道挣扎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可让他束手就擒,显然也不可能。

    高杰死于许定国之手,高杰部对他恨之入骨,若活着落入他们之手,必然生不如死。

    听闻王彦的喝斥,许定国脸上漏出一阵惨笑,他环顾身边护卫,突然抽刀架自己的脖子上。“吾死!汝等可降之,莫要丢了性命。”

    “将军!”

    在一众亲卫的惊呼中,许定国横刀自刎。

    从二品大员,一省副将,一念之差,落得此等下场,可悲乎?

    “将军啊~”许定国对高杰狠,对自己也更狠,他一刀割断咽喉,血如泉涌,亲卫见此顿时失声痛哭。

    “许贼既然已经伏法,尔等可愿归降?”看着许定国尸体倒下,王彦开口说道。

    这些亲卫围着许定国的尸身痛哭,听了王彦的问话,抬头互相看了一眼,尽然异口同声道:“吾等不愿投降,愿于将军同死!”

    闻言王彦不由得有些惊讶,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恼怒。“许定国背明降清,数典忘祖,尔等为何要为此等汉贼殉葬!”

    “自我等投靠将军,家中衣食皆将军所赐。父母妻儿皆将军所养!”闻言一名亲卫开口回道。“大义与我等相去甚远,知恩图报,吾等却懂。受人恩惠,岂能不报!”

    说话间,那亲卫已经持刀在手,言毕便如许定国一般,割喉自刎,而其他亲卫也紧随其后,片刻间,十几人就死了个干干尽尽。

    王彦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脸色阴沉无比,士卒不知有国家,不知有民族大义,不知自古汉贼不两立,恐怕不少大臣也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不然为何满清入关以来,降者无数呢?

    就是王彦身边的忠义营诸人,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大明和他站在一起的呢?他们之中,忠于王彦的程度,恐怕要远远高于忠于大明吧!

    绝大多数百姓,绝大多数普通士卒皆不知何为国家,何为民族大义,认为满清入关,不过是换个皇帝,他们粮照交,地照种,没有影响,也没有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主将一降,就能带动麾下近万人马尽数投敌的原因吧!

    看着地上躺着的十几具尸体,王彦心情无比沉重,他在这一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一场大胜后,他却没有了一丝胜利的喜悦。

    “割下许定国首级,余者就地掩埋吧!”片刻后,王彦无奈的道:“走!与孙千户会合,而后直扑黄河!”

    刘顺下马一刀斩下许定国首级,用布一包,便直接挂在腰上,而后便随着王彦催动战马,去与孙承武的千余骑兵汇合。

    那孙承武询问了一番战斗的经过,在得知许定国被王彦斩杀后,顿时便是一番称赞。

    这时王彦也从孙承武口中得知,黄河边上有一千多清兵和二十多艘大船,正准备接应许部大军过河。

    二人便决定假冒许军,全奸这股清兵。

    正月的河南之地,夜晚十分寒冷,王彦和孙承武都是轻装简行,无法再野外过夜,便乘着天色未黑,继续打马前行。

    途中两人便商量着明日的具体战法,因为王彦已经得了斩杀许定国的大功,便决定将突袭清军的功劳让给孙承武,忠义营辅助他麾下一千骑兵进行突袭。

    将要天黑之时,王彦他们赶到了离黄河八十里的兰考县,便欲驻扎下来,可城中官绅却不愿意让大军入城。

    孙承武闻之,顿时大怒,扬言要发兵攻城。

    王彦好说歹说,才熄灭他的怒火,城中官绅也做出妥协,虽然不放大军进城,但是愿意为大军提供扎营物资,准备吃食。

    是夜,王彦安排好巡夜之人,便准备休息,可他却久久无法入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