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议定





  四月廿五。

  大宋。

  朝堂上风平浪静,太皇太后依然病重,小皇帝依旧只是个傀儡,众臣忙于攻讦政敌,对什么吴王乘船出逃海外的传言完全不屑一顾,一个管辖之地不过一府的亲王而已,能闹出什么动静来?

  倒是有部分受过吴王贿赂的朝臣略微有些忧心忡忡,  不过,他们忧心的不是吴王闹出的动静,而是这两个月的孝敬,它怎么就停了?

  江湖上反倒是波涛汹涌。

  杏子林一战,被李煜释放的丐帮群雄早就传出了风声,帮主乔峰成了契丹人,执法长老知法犯法,四大长老被捉走,  连带着慕容复全家被一网打尽,闹得沸沸扬扬,后来竟然传成了朝廷要对江湖动手了,北乔峰南慕容的覆灭就是开端,一时间江湖各大门派人人自危。

  少林寺藏经阁里诈死的慕容博依旧沉迷于少林武学,偶尔与同样潜伏在藏经阁的萧远山一战,完全没有听说过最近江湖上的传闻,对自己老巢被一锅端走这件事毫不知晓。

  西夏。

  小皇帝不过十岁,掌权的皇太妃李秋水只顾每日与面首玩乐,朝堂上,则暗暗储备兵马粮草,准备等大宋的太皇太后薨逝,朝政不稳的时候,  出兵东扩。

  辽国。

  时间进入四月,六十多岁的老皇帝耶律洪基嫌弃天热,  把捺钵从南京析津府迁到了东京辽阳府,辽阳府也便成为此时辽国的政治中心。

  海上。

  舰队已经越过了山东半岛,  此时正处于登州北方,  在舰队的北方百里处,  便是辽国的苏州府。

  旗舰皮皮虾号上,上层船舱中,李煜看着面前争论不休的属下将领,感觉十分头大。

  前期派出的侦查船只选取了两个登陆地点,一个是来州,从这里登陆,可以直插燕云十六州,先收复故土,再稳扎稳打,覆灭辽国。其缺点便是容易被大宋从后面捅刀子,以朝堂上那帮人的操行,不是干不出来的。

  第二个便是苏州,也就是后世的大连,从这里登陆,可以直取辽东,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往西北攻破上京临潢府,  一路往西破中京大定府,  断了辽国的后路,将所有的辽国高层堵截在燕云十六州。但走这条路线,战线拉得太长,后勤便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军队的科技化越高,越是依赖后勤。陆军中,火药、炮弹、粮食等等物资,全要以来海军的舰船补给。

  两个月前李煜计划的是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发觉这个进攻计划不太妥当,自己这方的兵力有限,不过五万大军,再分兵两路,万一被敌人耍诈包围了,不计伤亡的耗尽所携带的弹药,那就完犊子了。因此,李煜决定选择其中一条路线进军,分歧便由此而来。

  以杨破奴为首的陆军几位将领支持稳扎稳打的路线,先收复燕云,就地武装当地汉人组建辅兵,一步步的覆灭辽国。

  但以狄远为首的海军将领则希望直插辽东,因为刚刚收到前出的侦察船传回来的消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把捺钵从南京析津府迁到了东京辽阳府,恰好给了李煜大军一举歼灭辽国高层的机会。

  两条路线各有好处,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对方,竟突然安静下来,等待着主帅李煜拿主意。

  李煜盯着舱壁上挂着的地图,沉默了半饷,在众将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抬手,指向了地图上一处标注好的地点。

  众将看向李煜手指的方向,诧异不已。那处地点,既不是来州,也不是苏州,而是辽阳府南面,辽河河口的辰州。

  “辰州!”李煜沉声说道:“从这里登陆,往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利于行军,咱们给耶律洪基来个直捣黄龙!”

  “而且,中小型战舰和补给船可以直接进入辽河,既能保证我军的后勤,也可以对岸炮击,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

  严格意义上讲,李煜这他娘的叫朝令夕改!但他是主帅,而且行军打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帅者,就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形势作出判断,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