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 诸葛亮(二) 庸才!



天气很好, 两个人坐车出门,就有点麻烦。

 他们是官,而且是天子面前挂的上号的官, 他们还是士人,是坐着轺车出门的士人,出门时又有仆人走在旁边, 原本出行应该是一件很顺畅的事。

 但时节临近端午,天气温暖, 百姓们跑出来筹备端午节用的东西, 比如说米, 比如说粽叶, 比如说一些五彩绳,再比如买一点雄黄,以及一点蒲根, 绕个一大圈, 最后再去酒舍打点酒。

 于是酒舍也有了新业务, 除了卖浊酒和醇酒之外, 他们还可以帮忙将买来的雄黄和蒲根打成碎屑,加进酒中, 这就成了可避毒虫邪祟的雄黄酒。

 这些东西很琐碎, 当然也有食舍乖巧, 搞个端午套餐出来, 但这样大手大脚的市民不多, 他们还是喜欢在城里溜溜达达,锱铢必较地将一样样东西买全。

 于是整个雒阳就变得很堵,好像到处都是人。

 尤其麻烦的是有些没素质的掏井工还会将井里的泥巴掏出来,直接倒在路边!马车一绕行, 顷刻就和对面车道上的马车对上了!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堵起来!

 诸葛亮一路都在很仔细地看。

 看精明的小市民甚至不买现成的蒲根,而是专挑那些编草席的摊子去要蒲草;看贪酒的小市民打好了雄黄酒,趁着没回家,先喝两口,再从旁边卖水的商贾那里蹭个一勺水添进去,也不知道是在糊弄谁;再看看衣衫褴褛的小孩子坐在路边,努力地举着自己编织的五彩绳兜卖。车轮经过,有坐在马车上的车夫皱着眉头,很不高兴地大声呵斥,偏那孩子又很泼辣,立刻对骂回去。

 司马懿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细布帕子,擦了一下脸,再转过头看看。

 ……这一点倒是很正常,诸葛亮一直很爱看热闹。

 他现在也在看,津津有味地看孩子噼里啪啦爆出一串儿问候车夫先人的话语,直到车夫气得变颜变色地将马车驶离他面前,这段短暂的骂仗才算结束。

 车上有人坐着,但始终没有出声。

 这个大汉依旧是有穷人,有富人的。

 穷人蹲在坊外卖东西,时不时往路上蹭一点,再蹭一点,极力想将自己的货物展现在来往行人面前,差役怒气冲冲过来时立刻卷起油布,扛在肩上就跑。

 富人坐在马车里,衣衫整齐不说,更不必为了几枚五铢钱在烈日与灰尘里劳作辛苦,但他们在遇见冒犯自己的穷人时,也没有如以往般举起鞭子,立刻就打,而是脸色不大好看地催促车夫前行,将路边的穷人当成无礼的野猪,无视掉就是。

 三兴的大汉也不能消灭阶级和贫富,但至少在这个雒阳城里,穷人也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以前还好些,这已经令许多饱读诗书之人感到惊讶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说得漂亮点,这个三兴的大汉目前还是很清廉公正的状态,世家受到了触动,因此言行举止都非常的端正谦逊;说得刻薄点,从织席贩履的天子往下,还有逃犯的将军,杀猪的将军,以及杀猪的将军,这一群出身卑贱之人如今得了势,其中那个逃犯出身尤其待走卒贩夫客气,而待士大夫不客气,世家自然得警醒些。

 如果是关上门来,偷偷凑一起说点更刻薄的话,那些旧世家就会骂一句,为什么要在庶民面前忍气吞声?!因为这群庶民里还夹杂着一头野猪,一头麋鹿!谁知道你抽哪一个人的鞭子时,她突然就冲出来了!

 怎么,你的功劳比贾公更高吗?

 车子走得很慢,时不时堵车,时不时这边挪一挪,那边挪一挪,冷不丁还有结伴而行的年轻女郎凑近了看他俩一眼,司马懿坐姿很端正,但听到女郎调笑声时,还是会脸红一下。

 嗯,其中也不是没有很可爱的女郎哇!有一位圆脸,脸色红润,眼睛又很明亮的,哎呀呀呀,她是不是拿起香囊想扔他啦?!他……他要不是已经成亲……他……

 想起自己新婚不过一载,已经表现出杀伐决断的妻子,司马懿立刻冷静下来了。见他毫无表示,女郎撅了噘嘴,又将香囊收了回去。

 惆怅的小诸葛转过头,有点狭促地想看看大诸葛什么表情,据司马懿所知,诸葛亮也订了亲,对方是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虽有才名,但颜色却不出众。只是那位名士很得刘表器重,因此跟随刘景升一起来到雒阳,想方设法替景升公争取到宗正的职位——总之,同叙职的诸葛玄见了一面,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