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目瞪口呆的盛惟乔-第2/3页





    还是半晌后,细泉走进来,笑着说:“县主,郡王已经走了,冯家老太爷等几位请您回堂上说话!”

    盛惟乔才恍然自己可是在等待婚事的宣判呢!

    重新紧张起来,跟在细泉身后,小心翼翼的回到堂上,正好看到丫鬟将对面一盏残茶撤下,想来就是容睡鹤在时坐的位置了。

    她偷眼打量上首一干长辈的脸色,却见俩舅舅跟舅母面有迷惘,三叔三婶一贯的大事面前沉默不语,外祖父、外祖母、姨母以及亲爹亲娘,却个个面沉似水,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这到底是谈好还是没谈好啊?”女孩儿心里七上八下的,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对自己最没原则的亲爹盛兰辞。

    只是这一次,盛兰辞却没有立刻给予答复,而是紧皱眉头,迟疑了好一会,才仿佛下定决心似的说道:“爹说的对!这么大的事情,单单派遣管事打探,实在不能放心!”

    瞥向冯氏,冯氏沉着脸,说道:“要不是家里还有个元儿,我都恨不得也亲自走一趟!你还犹豫个什么?!”

    才满月的盛家长房嫡子、盛惟乔的同胞弟弟、按大排行目前是十公子的那位,大名叫做盛惟元。

    这名字是盛老太爷动身前往长安时就亲自定好的。

    那时候容睡鹤还顶着盛家庶长子的名头,所以盛老太爷给还没落地的嫡孙取这名字,除了纪念这是元配艾老夫人的血脉外,不无安定冯家、宣于家之心之意:即使他重视会念书会做人的“庶长孙”,却绝对不会忘记,只有嫡媳冯氏所出的男孩,才是盛兰辞这一支真正的嗣子。

    现在盛惟乔听亲娘这么说,暗吃一惊,忙问:“娘,您要爹爹去哪里?”

    “当然是长安了。”上首冯老太爷扫了眼女儿女婿,蔼声接过话头,“乔儿你不必担心,我们对密贞郡王的印象都很不错。只不过他跟脚远在长安,这山高水远的,很多事情不能听他的只字片语,就信以为真是不是?所以,我们方才商议下来,就是抽几个人,前往长安,亲自估量下他方才所言的真假……然后你嫁的放心,我们才能放心是不是?”

    宣于冯氏似笑非笑:“也免得你从南风郡出阁,远嫁长安,长安那边没有长辈坐镇,那起子坐井观天的人小觑了你!”

    盛惟乔到底面嫩,被长辈一口一个“嫁人”,一口一个“出阁”,说的双颊泛红,迟疑了会,才小声道:“所以要爹爹过去吗?可是娘才生了弟弟,祖父祖母还不在长安,这里里外外的……就娘跟三叔三婶操心,忙的过来吗?”

    想了想又说,“就算姨母偶尔过府帮忙,但表哥表嫂那边也是需要……”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就你爹一个人过去?”谁知道话还没说完,就被宣于冯氏打断了,“你娘因为元儿才出生,禁不得颠簸,不得不留在郡中陪着他,走不开。我这个做姐姐的,当然要代她走这趟了!”

    盛惟乔惊道:“姨母也去?!”

    “不但心肝你的姨母要去,外祖母跟你外祖父啊,也要去!”不想这时候上头展老夫人干咳一声,慈爱道,“心肝的婚事,再怎么郑重都不为过的!现在多费心,总比将来频操心的好!”

    这下子盛惟乔彻底给镇住了,虽然说冯老太爷跟展老夫人与宣于冯氏一样,都是在长媳过门之后,就开始下放权力,这会儿孙子们都要排着队预备成亲的事情了,自然颐养天年已久,但谁不知道,跟盛家老太爷的享清福不同,盛家是盛兰辞撑起来的,冯家如今的顶梁柱,实际上还是冯老太爷?

    这倒不是说冯老太爷嗜权,不肯真正放手,也不是说冯家现在主事的冯叶无能。实际上冯叶的才干跟普通人比起来算是不错了的,问题是他运气不太好,摊上的对手都是狠人:盛家这边自不必说,盛兰辞这种进能考进士、退能经营起一个势家的人才,举国也不见的有多少,关键是这种人往往运气还特别好,比如说碰见个特别想上岸的公孙氏,抱着“也许可以从这个致仕进士得到诚心招安的机会”在南风郡三大势家中使劲给盛家拉偏架,所以斗不过也实在是非战之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