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依你之言



 隔日穆俨进宫。

 向皇上汇报此行情况,并呈上金票。

 永康帝接过来,在匣子里翻了翻,面上看不出表情。但翻看着穆俨记下来的认捐花名册,眉头紧皱。

 手指在花名册上敲了敲,“这个宫氏……”首个认捐,且认捐数额巨大。俨然是两淮盐场的领头人了。

 “回皇上,宫氏的少家主,现为平江伯的女婿。”

 “平江伯的女婿?”

 “是,平江伯的庶三女嫁给了宫氏少主宫子羿。”

 想起此次宫子羿倾力相帮,才令他在与两淮盐商的周旋中少了诸多波折,忍不住不着行迹地帮着说了几句好话。

 出头鸟容易被盯上。仕商联姻,总容易让上位者多想。

 “平江伯如今任漕运总兵,驻节淮安,又总领漕务,也多亏了这个亲家帮衬,不然只怕平江伯权力再大,在淮安也难施展得开。”

 永康帝没有说话。

 记住网址m.9biquge.com

 平江伯是他信重之人。当年陈瑄原是建文朝的水师统帅,后来他率燕军南下,陈瑄迎降了他,是靖难的功臣,平江伯的爵位还是他亲封的。

 这些年他用陈瑄也用得顺手……

 穆俨余光看了一眼永康帝,继续垂头研究御书房内的地砖。

 平江伯是陈友谅的后人,当年他祖上在湖广等地占领政权,最后败于太祖。陈瑄的父亲后来投靠了太祖,被太祖任命为成都右卫指挥同知。陈父去后,陈瑄接任了其父的位置,在建文朝还被任命为水师统帅,在长江一带督操水师。

 后来靖难之役暴发,陈瑄没有为先帝死守,投靠了永康帝。

 得永康帝信重,封了平江伯不说,现在还让他统领七省漕务……

 穆俨一边研究皇宫的地砖,一边想着平江伯这个曾经的上司,毕竟当年剿海寇,他也曾听令于他。平江伯属实是个能臣,也不怪永康信重,这些年他把漕务治理得很令永康帝放心。

 正想着,就听永康帝说道:“此事你办得不错。”

 “谢皇上夸赞,微臣时刻不敢懈怠,以恐有负皇恩。”

 永康帝笑着又夸了他一句。

 虽说帝皇多疑,再具雄才伟略,也免不了要猜忌一番臣子的心思。但永康帝对于自己信重的臣子,还是肯放心去用的。

 永康帝想着穆俨才去了两淮一趟,就拿回诸多银子,想起户部尚书时不时跟他叫穷,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想法。

 便向穆俨详细追问了一番情况。

 尔后问他:“依你的意思,是觉得朕该维持现状?”

 永康帝嫉恶如仇,穆俨才出门一趟就拿回这么多银子,要是抄个把盐商的家,国库是不是充盈了?他办点事也不用束手束脚的。

 穆俨思忖一番,谨慎地说道:“皇上此次敲山振虎,目的已达到。年后可命人暗中查调,若盐课未能改善,再议解决之法。微臣认为,盐务乃国之重策,关乎朝廷根本,微臣还是建议威慑为主,不可操之过急。如今还是以迁都为要。”

 永康帝沉默了半晌,抬眼看了穆俨一眼。

 见他低垂着头,看不清脸上表情,但他把穆俨放在眼皮底下观察了数年,对此人的心性还是了解几分。心中暗自点头。

 不过身为帝皇,哪怕赞同臣子的意思,也不可能明面上道出口。那不成了臣子在教他做事了?

 帝皇不要脸面?

 “爱卿此次事情办得深得朕心,朕有赏。”

 “谢皇上!”

 回了府里,霍惜看他从宫里拿回来的赏赐,一些金银锭,几匹云锦,一套宫里匠作坊精做的玉制十二生肖。

 “这生肖做的好看,正好拿给小渔儿玩。”

 见穆俨眉头皱了皱,瞪他:“是不是让我别经常拿一些东西哄他玩,怕他玩物丧志?”

 穆俨不说话。说不过,她总有理。他说一句,她能说三五句来驳他。

 不想惹她生气,引自己气堵。遂不开口。

 但霍惜忍不住叨叨:“别以你的标准来要求儿子。你小时候没玩到这些,就不许儿子玩?狭隘。他才多大,三岁不到,这时候不玩,等他长大了再拿来玩?你不是说满三岁就给他延请先生的?儿子还能玩多久?”

 可怜的儿子,能无忧无虑玩耍的时间也就这么短,这严父还这啊那的不许。

 “我这一句话都没说,你这都说了几句了?”穆俨终是忍不住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