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出判陈州-第2/3页





        这个时候的包龙图,正在忙三司的事务呢,对外面的情形还没有觉察。有一些热心政事的人,害怕包龙图掉了队,还专门跑过去跟包龙图说,叫他也一块儿加入到声讨狄青的队伍中来,对此包拯斥他们道:“说什么说?叫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造谣么?!明天我就向官家上奏,官吏的假期还是太多,公务还是太闲了!”

        等他们走后,包龙图特意把三司的官员都叫过来,专门朝他们发话道:“有一些文人,平日里习惯了高高在上,被人追捧簇拥的滋味儿,对别人的付出和功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处处挑剔。

        他们一边享受着武将打下来的太平,一边对百姓对狄汉臣崇敬万分、对自己漠然无视的情况嫉恨不已,出口便要造谣诽谤。他们不单自己针对狄汉臣,现在还拉帮结派的,让众人一块跟着去打压,这就叫做恬不知耻!”因为包龙图一番话,所有三司这边的人,对狄青这件事儿都不敢站队,害怕包龙图会不满。

        本以为这一次包龙图会跟过来,谁知他说出来这么番话,众人的好心,被他当成了驴肝肺,让叫的人白白惹了场气。众人已经决定了:像包老弹这种不知道好歹的人,以后再有了类似的事儿,也就不用再叫了。

        至今仍帮助狄青说话的人,也不是没有:当初余靖任广州知州,跟狄青一块平蛮过,熟知狄青的为人,因此在大力反驳流言。

        另外还有一个蔡襄,他和余靖两个人一块,共同上谏反击众人,然而根本没什么用:处在这种大势下,余靖、蔡襄等人的进言,就好像微火遇上了狂风骤雨,根本没法照亮不说,一转眼就被风雨给淹没了。

        处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朝堂上出现了什么事儿,都有人认为与狄青有关。哪件哪件于狄青有利,哪件是反对狄青的。就算有毫不相干的东西,也会有人附会说,这里的东西暗有所指。

        连图画院待诏崔白刚刚做成的一幅《禽兔图》,也被人附会成说的是狄青:画面上一只褐兔在山坡下休息,这兔似乎是冒然闯入了别人的领地,一只喜鹊占据枯木的枝头之上,冲着下面在大声鸣叫,另一只喜鹊闻风赶来,似乎要助阵,两鹊同时向褐兔示威。似乎感觉到喜鹊的敌意,褐兔抬起来一只前足,一幅随时想要逃走的模样。

        喜鹊虽然算不上猛禽,在民间,它们的名声甚至很好,但是它们的示警,似乎让野兔十分紧张,不由惊慌地回头而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幅图又名《双喜图》,只是这幅图上的情景,却不是春、夏的时节,没有繁花锦簇的景象,却是秋末萧瑟的情景,根本谈不上什么喜气。因这幅图,许多人便就猜测说,本来平蛮归来是喜事,升任枢密使亦是喜事,只是这“喜”中看出忧来,这幅画确实是意有所指。

        狄青如今在东京的日子,真的是如坐针毡的一般。处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人认真劝赵官家说,暂时将狄青调离东京,等到流言消散的时候,重新把狄青再调回来。

        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里,赵官家在狄青的事情上,被扰得不行,也就同意了这个话儿,将狄青枢密副使的职位免去,重新封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狄青总算能离开东京,狄青自己解脱了不说,连赵官家的耳根,也算是可以清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