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蹊田夺牛-第2/3页





        这件事出来,辽国朝臣里有些人,因为得了李亿的好处,心里面十分替他不平:短时间看,辽、夏似乎是占了点便宜,都没有吃亏儿。长久看时,口碑一下子就坏了。经过了这次,让宋朝向往辽、夏的那些人,都灰了心了,以后还有谁肯投靠?!

        辽国这边伐宋的时机,因为天灾的原因,再加上耶律宗真无心进取,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夏人这边没天灾,国相没藏讹庞那厮,野心勃勃的,时刻有往南觊觎的心思,然而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时机。

        先不说李谅祚已渐渐长大,在许多事情上,与国相没藏讹庞不合,国内的党争也日益转炽。太后没藏氏那一边,又是亲宋排辽的。没有她发话,大军南下这件事儿,免不了被掣肘,这是国内的情形。

        国外那边,趁着宋军南下的时候,吐蕃唃厮啰那一边,与西北宋军的联系,更紧密了,时时刻刻在提防夏军。在宋军平蛮的时间里,也没有机会让讹庞下手,大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暂且不说外国的事儿。宋朝这边,自从平蛮一结束,包拯这边就立刻上书,把之前大军转运的时候,李亿药材造假的事情,拿出来说了。而且包拯还告诉说,当初开封府查案的时候,被多方掣肘,至今此案仍没有结果。

        包拯上告的还不止一桩,还有之前李亿与朝中的大臣联合,故意抬高东京城房价,从中渔利的事情。还有朝中的重臣,与李亿私交甚密等等乱七八糟的事儿,一股脑儿全都翻了出来,说到最后,包拯把矛头指向了三司使,弹劾三司使张方平。

        三司使张方平,以及三司的好几个官员,因为包拯连续的弹劾,这一次全部了落马。张方平一下来,赵官家命宋祁继任为三司使。

        包拯对宋祁也不满意,又上书道:“以臣来看,从任用李亿这等人,纵容商贾造假坑害大军的事情,还有勾结地方的官员,在粮草辎重上盘剥渔利上看,三司这帮人胆子不小,从上到下都要彻查,绝不是换一个三司使就能了的!若重新任命,必须换一个可靠的上来,把三司大力整顿一番。

        陛下让宋祁任三司使,宋祁此人为人轻浮,家中多蓄歌姬舞女,宴乐太多,人脉又太广。其兄宋庠又在两府,行事难免被掣肘。让他继任三司使,彻查三司的官员,他根本就没有这个魄力!”因为包拯连续上书,把个宋祁也弹劾了,宋祁任三司使这事儿也罢了。

        眼看着一连弹劾倒两个三司使,这个“包老弹”仍不罢休,仍紧盯着赵官家下一步动作。一时间朝中的大臣都吓怕了,三司使的职位,就没有敢自请继任的。赵官家无法,只好命包拯亲自继任为三司使,由他查之前那几桩案子。

        对包拯继任为三司使这事儿,朝中许多人都不满,私下里便就议论道:“听说了么?‘包老弹’做了三司使,正在查李亿的案子呢!说是要把三司翻个天!”旁边的便道:“说一句实话,当初李亿在东京的时候,东京的官吏,他跟哪一个没往来?!这要是真从李亿这开始的话,我敢保证,在座的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能跑得了!”

        还有人道:“岂止是李亿?!我听说包老弹连当初大军辎重转运的事情,也想要进去掺和呢!”有人便骂道:“得罪完京官儿,这老包连地方上的也肯不放过了?!怎么就没人雇一个好汉,直接宰了那姓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