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 群臣上书-第2/3页





        知道了苗娘子母女的企图后,曹后劝谏官家道:“公主年纪小,生在皇家,长在深宫,做父母的宠爱多一点,是人之常情。可专门为了她开先例、违祖制,恩宠太过,不是件好事。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祸殃’。还有句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小小年轻受享太过,不是件好事儿!

        更何况官家并不只有傅公主一女,这个先例一旦开了,后面的争相效仿起来,哪里有那么钱耗费?!国家的资银,已经日渐紧张了!

        当年姚坦见州县催科,平民父子无钱上缴,被县吏捉到县衙里,鞭笞至遍体鳞伤,血流满地。国家的租税,哪里是容易得来的,陛下宜体恤下面的疾苦!”

        曹皇后类似的谏言说多了,有些只言片语的话儿,被传到苗娘子等人的耳朵里,苗娘子忍不住大骂道:“朝廷的银子,难道不是官家的?官家放着自己的骨肉不给,难道将来去便宜外人?!那贱人自己生不出来,看见别人的孩儿有好处了,她捞不着,能不嫉妒么?!她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儿,外面还得装贤良,假模假样的让人恶心!”

        因为对曹后不满意,苗娘子话里话外的,拿言语专门刺曹后。后宫的那些娘子们,见苗贤妃和曹皇后对立起来,纷纷结党站起队来。

        宫中位高的娘子不少,像张美人、俞充仪这些人,膝下也都有女儿。一旦官家给傅公主开先例,宫里、宫外的那些人,肯定有不同意反对的。明枪暗箭的,让苗娘子母女俩在前面挨,等到她们蹚出路,后面的怎么不跟着沾光?因此不少人都跟随苗娘子,共同反对曹皇后。

        在后宫乱斗的时候,有人故意提出件旧事道:“当年赵官家忆起旧人,想把郭皇后接回宫。谁知道前日刚提了这件事儿,第二日郭后就病逝了。想在想起来,这事儿实在是蹊跷得很,天下的事儿,难道真有那么多巧合的么?!”

        一听见这个,有人心领神会的接话道:“我听说当年郭后临终之前,闫文应曾经出过宫。出宫之前,闫都知曾经跟曹后密谈过。”

        还有人道:“当年赵官家没儿子,曹后把宗实接进宫,养在自己的膝下。曹后自己的外甥女儿,又配给了宗实,她跟宗实是一条藤儿。曹后号召众人省俭,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名声她得了不说,钱财又都留给了宗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处都是她的了,对于咱们有什么好处?!”

        不管别人怎么说,对于曹后的建议,赵官家本人也不同意:赵官家自己又没儿子,省吃俭用了半辈子,将来家底儿都留给了别人,自己的女儿反捞不着,这事儿想起来就觉得太亏。赵官家自己俭省点没什么,他对银钱之类的,也并不痴迷。但是有钱不让女儿花,看着宝贝女儿委屈,这件事儿他可办不到!

        不管曹皇后有理没有理,这一次官家偏向了苗妃,评价傅公主“机敏聪慧、极尽孝道”,值得册封。赵官家不但坚持给傅公主办了册封了,而且她出降之后,每月供给千贯料钱这事儿,也不准减免,不管谁上谏都没有用。

        在曹后看来,赵官家在后宫的事情上不理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譬如有一年官家病重,那时候傅公主年纪还小,也不知她从哪儿学来的,晚上对着月亮在念念叨叨。底下人好奇去听时,原来公主在祈祷呢!只听见公主祷念道:“月亮,月亮,我求求你,让爹爹的病情快好吧!只要爹爹能好了,傅儿愿意代替他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