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邕州称帝-第2/3页





        侬军有了这一条水路,然后趁机向北方扩展,拉拢北方各地的蛮族,打下英州、韶州、连州、贺州、昭州、恭城、全州、桂州、宜州、柳州,那么广源州以东、广州以西的邕州、横州、贵州、浔州、龚州、藤州、梧州,封州、康州、端州、广州、英州、韶州、连州、贺州、昭州、恭城、全州、桂州、宜州、柳州,这些疆域,全都划归由大王管辖。

        到这个时候,大王可以南据交趾,北抗宋朝,东面咱们又靠着海,有一块与海外贸易之地,不至于让周边的大国给困死。咱们凭借山高林密,还有艰险的地势,宋朝那头攻打不易,就可以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侬智高这倒楣惯了的人,自从遇到了黄师宓,一改先前的霉运,接连胜利,真的是时来运转了。因黄师宓说的头头是道,连前景都替他想好了,听着很有道理不说,大有当年诸葛亮茅庐未出,就已经三分天下的模样!

        对此侬智高感慨道:“先生刚才的一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知道这盘棋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了!先生的眼光比我远,想不到我侬智高时来运转,得了个开国宰相的人才呐!”

        黄师宓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事情,对任何一个合格的军师来说,都是份内应做的。这几天大王跟众人商量好了?国号应该怎么取?开国的皇帝,叫什么名号?”

        侬智高道:“我们蛮人,祖居南疆。当年我父亲称帝时,国号叫做‘长其国’,曾经封我为‘南衙王’。国号我们已想好了,就叫‘大南国’。至于皇帝的名号,他们想了好几个,我都不满意,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对此黄师宓说话道:“这件事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宋朝在南方的好多个州,蛮汉杂处,汉人对蛮人并不友善。大王不如提前打出个‘仁惠’‘慈善’之类的旗号。咱们一路东进的时候,只要各州的百姓不抵抗,大王不仅不杀害,还可以打开府库发放粮米,帮众蛮抗宋。如此一来,在拔除宋朝州府的同时,还可以趁机招徕蛮民,岂不是更好?”

        黄师宓画的这个饼,立刻勾起来侬智高肚里的馋虫,这个皇帝他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坐得稳!出兵东进这事儿,侬智高立刻就想好了,就这么办了!当即两个人一拍即合,侬智高立刻就同意了黄师宓东进的计策。

        侬智高带领麾下的一干心腹,在邕州足足准备了三天。三天之后,侬智高在邕州建起来“大南国”,改年号为启历,自己自封为“仁惠皇帝”。除此之外,侬智高又封其母阿侬为太后,封长子侬继封为太子。

        其余的人马,侬智高有封知州的,有封刺史的,也有封为宰相、将军和枢密的。侬智高在邕州称帝的消息一经传出,各部峒主纷纷来投,左右江响应的不计其数。

        侬智高称帝之后不多久,便听从军师黄师宓之计,留下弟侬智光、侬平、侬亮在邕州守城,封右江惟结峒酋长黄守陵为枢密使,留下来驻守左右江。其余侬建候、侬建中、侬志忠、侬继宗、侬继封、侬日新、侬智会、侬宗旦等人,还有军师黄师宓一道儿,同侬智高一道沿着郁江顺水东进,继续攻打宋人的州府。

        宋朝的南方太平得太久,已经数十年不遇到战事。防御根本不足不说,军士因长久不经战阵,亦没有太多的战力了。侬智高一来,败绩如雪片也似涌来,州官纷纷弃城而逃,兵溃如山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